抗拒
詞語解釋
抗拒[ kàng jù ]
⒈ ?抵抗并拒絕。
例鮮能抗拒。
英resist; defy;
引證解釋
⒈ ?抵抗。
引《宋書·索虜傳》:“德祖 隨方抗拒,頗殺虜,而將士稍零落。”
北齊 顏之推 《顏氏家訓(xùn)·慕賢》:“太子左衛(wèi)率 羊侃 坐 東掖門,部分經(jīng)略,一宿皆辦,遂得百餘日抗拒兇逆。”
浩然 《艷陽天》第二四章:“他看到人多勢眾,看到一股子不可能抗拒的力量。”
⒉ ?拒絕。
引宋 范仲淹 《奏為修永洛城乞勘鞫》:“其人即合依稟罷修,不合堅(jiān)執(zhí)抗拒。”
《警世通言·宿香亭張浩遇鶯鶯》:“浩 素畏季父賦性剛暴,不敢抗拒,又不敢明言 李氏 之事,遂通媒妁,與 孫氏 議姻。”
國語辭典
抗拒[ kàng jù ]
⒈ ?抵抗拒絕。
引北齊·顏之推《顏氏家訓(xùn)·慕賢》:「遂得百余日,抗拒兇逆。」
《三國演義·第一九回》:「如有抗拒大軍者,破城之日,滿門誅戮。」
近反抗 抵擋 抵抗 抵拒
反投降 屈服
英語to resist, to defy, to oppose
德語sich widersetzen, Widerstand leisten
法語refuser, défier, repousser, s'opposer, réfuter
相關(guān)成語
- bù dòng shēng sè不動(dòng)聲色
- jiě jiě姐姐
- gū zhàng姑丈
- rǔ niáng乳娘
- zhōng huá mín guó中華民國
- hòu lǐ tóu后里頭
- huà shēng化聲
- shēn biān身邊
- tóng zhì同治
- wǔ sè五色
- fēn lǐ chù分理處
- èr wáng二王
- kāi tuò開拓
- chūn mèng春夢
- zhū duō諸多
- gōu dùn勾盾
- shí huà shí shuō實(shí)話實(shí)說
- lù zhèng路政
- kǎo shēng考生
- tóng dǎng同黨
- zhōng qī中期
- yǒu lǐ shù有理數(shù)
- mù tàn木炭
- píng zhāng平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