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正
詞語解釋
平正[ píng zhèng ]
⒈ ?不歪斜。
例他墁的磚又平正又密合。
英right;
⒉ ?公平正直。
英fair and just;
引證解釋
⒈ ?端正;平整。
引《后漢書·西域傳·大秦》:“其人民皆長大平正,有類中國,故謂之 大秦。”
《百喻經·見他人涂舍喻》:“昔有一人,往至他舍,見他屋舍墻壁涂治,其地平正,清浄甚好。”
宋 陸游 《老學庵筆記》卷八:“自 唐 至本朝,中書門下出勑,其勑字皆平正渾厚。”
《紅樓夢》第一〇三回:“薛姨媽 便道:‘……如今把媳婦權放平正,好等官來相驗。’”
張天翼 《兒女們》:“他那年遇著龍風吹歪了臉,拿桃葉和頭發什么的診好了,可是臉子還有點不平正,左邊還常常抽痙。”
⒉ ?公平正直。
引漢 晁錯 《舉賢良對策》:“立法若此,可謂平正之吏矣。”
《后漢書·鄭太傳》:“今明公秉國平正,討滅宦豎,忠義克立。”
⒊ ?猶言調整,調節。
引《周禮·地官·肆長》:“陳其貨賄,名相近者,相遠也;實相近者,相爾也,而平正之。”
國語辭典
平正[ píng zhèng ]
⒈ ?平直不歪斜。
例如:「他砌的磚墻既密合又平正。」
近公平 公正
⒉ ?公正平大。
引《淮南子·主術》:「非慈厚無以懷眾,非平正無以制斷。」
相關成語
- jī guāng bō lí激光玻璃
- fāng biàn方便
- qiáng huà強化
- màn jié zòu慢節奏
- gǎn tóng shēn shòu感同身受
- shǔ xìng屬性
- jiàng yóu醬油
- kǎo qǔ考取
- bù fǎ不法
- jué wú決無
- xíng shì zhǔ yì形式主義
- zhěng zhèng整正
- diào bǎi xì調百戲
- yíng guāng熒光
- guǐ mù cài鬼目菜
- tì guāng tóu剃光頭
- rì shèn yī rì日甚一日
- guāng shù光束
- běn zuò本作
- dào jiào道教
- nǐ shēng cí擬聲詞
- róu hé糅合
- ér shí兒時
- wèng shēng wèng qì甕聲甕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