秀士
詞語解釋
秀士[ xiù shì ]
⒈ ?德行才藝出眾的人。
引證解釋
⒈ ?德行才藝出眾的人。 明 清 也稱秀才為秀士。
引《禮記·王制》:“命鄉論秀士,升之司徒,曰選士。”
鄭玄 注:“秀士,鄉大夫所考,有德行道藝者。”
《呂氏春秋·懷寵》:“舉其秀士而封侯之,選其賢良而尊顯之。”
高誘 注:“秀士,儁士。”
三國 魏 阮籍 《詠懷》之十一:“三 楚 多秀士,朝云進荒淫。”
唐 沉佺期 《枉繫》詩之二:“今代多秀士,誰能繼明轍。”
《醒世恒言·馬當神風送滕王閣》:“大 唐 高宗 朝間,有一秀士,姓 王 名 勃,字 子安,祖貫 山西 晉州 龍門 人氏。”
國語辭典
秀士[ xiù shì ]
⒈ ?德行道藝出眾的人。
引《禮記·王制》:「命鄉論秀士,升之司徒,曰選士。」
⒉ ?泛指才華洋溢的讀書人。
引《文選·阮籍·詠懷詩一七首之一七》:「三楚多秀士,朝云進 荒淫。」
近才人
⒊ ?明清時的秀才。
相關成語
- dōng gāng東岡
- liè zhì劣質
- tán xiāng méi檀香梅
- yú shí zhuì xíng余食贅行
- chén píng xí陳平席
- mù róng慕容
- zhāng dǎ張打
- zǒng zhī總之
- bù zhí不直
- bù fāng biàn不方便
- guǎn cáng館藏
- biàn mín fáng便民房
- tiāo shuǐ bà挑水壩
- jié mù pái節目牌
- zhōng qī中期
- qiū shuǐ秋水
- zhàn shī棧師
- lǐ zhì禮志
- qí zhōng其中
- tāo tāo bù jué滔滔不絕
- bāo gān ér包干兒
- dú jū獨居
- wǎng bā網吧
- shí shī實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