侵奪
詞語(yǔ)解釋
侵奪[ qīn duó ]
⒈ ?侵占;搶奪。
例侵奪殖民地。
英seize by force;
引證解釋
⒈ ?侵占,搶奪。
引《荀子·王制》:“之所以接下之人百姓者則好取侵奪,如是者危殆。”
《史記·高祖本紀(jì)》:“項(xiàng)羽 數(shù)侵奪 漢 甬道, 漢 軍乏食,遂圍 漢王。”
宋 蘇軾 《上神宗皇帝書(shū)》:“若巧者侵奪已甚,則拙者迫怵無(wú)聊。利害相形,不得不察。”
明 沉德符 《野獲編·土司·緬甸盛衰始末》:“正統(tǒng) 間,﹝ 迤西 ﹞為 麓川 所侵奪,訴於朝。”
徐特立 《抗日十大綱領(lǐng)》:“另一方面要靠用武力來(lái)侵奪殖民地,重分世界,如 德、意、日。”
⒉ ?謂侵犯奪取。
引鄭觀應(yīng) 《盛世危言·公法》:“夫各國(guó)之權(quán)利無(wú)論為君主、為民主、為君民共主皆其所自有,他人不得侵奪。”
⒊ ?被逼迫,受陷害。
引漢 王充 《論衡·亂龍》:“囚罪正則木囚不動(dòng);囚冤侵奪,木囚動(dòng)出。”
國(guó)語(yǔ)辭典
侵奪[ qīn duó ]
⒈ ?侵占掠奪。
引《荀子·王制》:「之所以接下之人百姓者,則好取侵奪,如是者危殆。」
宋·蘇軾〈上神宗皇帝書(shū)〉:「若巧者侵奪已甚,則拙者迫怵無(wú)聊。」
近劫奪 劫掠 侵掠 侵占
相關(guān)成語(yǔ)
- suì yuè歲月
- lǜ huà wù氯化物
- lěng cáng冷藏
- rù huì入會(huì)
- huī sè灰色
- chóu cháng bǎi jié愁腸百結(jié)
- dòng qiān動(dòng)遷
- yōu měi優(yōu)美
- méi yǒu沒(méi)有
- dān jù單據(jù)
- liú bàn nóng劉半農(nóng)
- hóng chén紅塵
- guǎng dà廣大
- shí lì pài實(shí)力派
- gǎn dàng感蕩
- nǎ pà哪怕
- shào nián fàn少年犯
- gān huò干貨
- kōng kōng空空
- mìng zhòng命中
- yī qǐ一起
- fèng huáng鳳凰
- yǔ mín tóng lè與民同樂(lè)
- sù lì肅勵(lì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