聞聲相思 |
聲:名聲。指思慕、欽仰有聲望的人。 |
鐵郭金城 |
比喻設防堅固的城池。 |
取長補短 |
吸取別人的長處;來彌補自己的不足之處。 |
筋疲力竭 |
筋:筋骨;疲:疲勞。形容非常疲乏。 |
犀牛望月 |
比喻見到的不全面。 |
揚幡擂鼓 |
幡:垂直的長條旗子。舞動著幡,敲打著鼓。形容熱熱鬧鬧地大事張揚。 |
仰屋著書 |
仰:臉向上;著:寫。形容一心放在著作上。 |
喜新厭舊 |
厭:厭惡。喜歡新的;厭棄舊的。多指用情不專一。 |
取而代之 |
奪取別人的地位、權利而代替他。 |
大張旗鼓 |
大規模地搖旗擂鼓(張:展開;鋪排;旗鼓:古代作戰時傳達軍令的用具)。原形容作成的規模和聲勢大;現泛指做事規模和聲勢很大。 |
有血有肉 |
有生命;有活力;形容文藝作品形象生動;內容充實。 |
指手劃腳 |
用手指;用腳劃。形容說話時用手腳示意;也比喻瞎指揮;亂加評論指責。 |
斗水活鱗 |
語本《莊子·外物》:“周昨來,有中道而呼者。周顧視車轍中,有鮒魚焉。周問之曰:‘鮒魚來!子何為者邪?’對曰:‘我,東海之波臣也。君豈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?’”后因以“斗水活鱗”比喻得到微薄的資助而解救眼前的危急。 |
家無儋石 |
十斗為一石,兩石為一儋。形容家里沒有存糧。比喻家境困難。 |
立地書櫥 |
比喻人讀書多,學識文博。 |
平地一聲雷 |
比喻突然發生的重大變動。也比喻名聲或地位突然升高。 |
欺人自欺 |
自欺:自我欺騙。欺騙自己,也欺騙別人。 |
戰不旋踵 |
旋:轉。踵:腳后跟。打仗時不向后轉。形容勇猛向前。 |
字斟句酌 |
一字一句都推敲、斟酌。形容說話、作文章嚴謹慎重。斟酌:考慮;推敲。 |
拼得一身剮,敢把皇帝拉下馬 |
剮:古代酷刑,割肉。比喻再難的事,拼著一死也敢干下去。 |
聰明伶俐 |
伶俐:靈活。形容小孩子頭腦靈活;記憶力和理解力強。 |
命途多舛 |
舛:不順,不幸。命運充滿不順。指一生坎坷,屢受挫折。 |
流風馀俗 |
遺留的風氣、習俗。 |
書不釋手 |
手里的書舍不得放下。形容勤學或看書入迷。 |
冠履倒易 |
比喻上下位置顛倒,尊卑不分。 |
掛冠歸去 |
冠:帽子,這里指官帽。把官帽取下掛起來。比喻辭官回家。 |
寒木春華 |
寒木不凋,春華吐艷。比喻各具特色。 |
持之以恒 |
持:保持;堅持;之:代詞;指所要堅持的東西;恒:長久;指恒心。有恒心地堅持下去。也作“持之以久”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