囊螢映雪 |
原是車胤用口袋裝螢火蟲來照書本,孫康利用雪的反光勤奮苦學(xué)的故事。后形容刻苦攻讀。 |
付之一炬 |
付:交給;之:它;炬:火把;一炬:一把火。給它一把火燒光。指用火燒毀。 |
力小任重 |
能力小,負(fù)擔(dān)重。猶言力不勝任。 |
舉善薦賢 |
賢:胡才能,有道德的。保舉推薦品德好、有才能的人。 |
仁義道德 |
泛指舊時鼓吹的道德規(guī)范。 |
三長兩短 |
比喻意外的災(zāi)禍或事故;現(xiàn)多指死亡。 |
目不忍見 |
形容景象極其悲慘。同“目不忍視”。 |
廢書而嘆 |
因有所感而停止讀書。 |
倒冠落佩 |
冠:帽子;佩:佩玉。這里指官服。脫下帽子,摘去佩玉。形容辭官還鄉(xiāng)。 |
心急如焚 |
心里急得像著了火一樣。形容心情極其焦急。焚:燒。 |
語重心長 |
重:鄭重。懇切話說得誠懇;有分量;心意深長。 |
專心一志 |
形容一心一意,集中精力。 |
將伯之呼 |
指求人幫助。 |
只要功夫深,鐵杵磨成針 |
諺語。比喻只要有決心,肯下功夫,多么難的事也能做成功。 |
羽旄之美 |
裝飾著羽毛的旗子飄動的狀觀景象。 |
龍馭上賓 |
亦作“龍御上賓”。《史記·封禪書》:“黃帝采首山銅,鑄鼎于荊山下。鼎既成,有龍垂胡涘下迎黃帝。黃帝上騎,群臣后宮從上者七十馀人,龍乃上去。”后因用“龍馭上賓”為皇帝之死的諱飾語。意為乘龍升天,為天帝之賓。 |
天下第一 |
形容沒有人能比得上。 |
千家萬戶 |
眾多人家。 |
坐以待斃 |
待:等待;斃:死。坐著等死。指無力抗?fàn)幓虿幌肟範(fàn)帯?/td>
|
意料之外 |
沒有想到的。 |
耳聰目明 |
聰:聽覺靈敏。形容聽覺和視覺非常機敏明利。 |
河山之德 |
《詩·墉風(fēng)·君子偕老》:“委委佗佗,如山如河,象服是宜”。陸德明釋文:“《韓詩》云:德之美貌”。王先謙《詩三家義集疏》:“如山凝然而重,如河淵然而深,皆以狀德容之美”。后以《河山之德》形容婦人德容之美。 |
光怪陸離 |
光怪:奇異的光彩;陸離:色彩繁雜。形容奇形怪狀;五顏六色。也形容事物離奇多變。 |
臉黃肌瘦 |
臉色黃,肌體瘦。形容營養(yǎng)不良或有病的樣子。 |
慢條斯理 |
形容說話做事動作緩慢;不慌不忙。 |
鑿壁偷光 |
在墻上鑿開一個小孔;偷借鄰家的燈光讀書。形容在艱苦的條件下仍堅持刻苦學(xué)習(xí)。 |
說來話長 |
表示事情很復(fù)雜,不是幾句話就能說清楚(多指不大愉快的事)。 |
息跡靜處 |
息:止息;跡:行跡,腳印;處:處所。要想不見行跡,只有自己靜止不動。引申為要想人不知,除非己莫為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