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怨自艾 |
原指自己悔恨;自己改正。現(xiàn)形容悔恨交加。怨:悔恨;艾:割草;改正。 |
一部二十四史,不知從何說起 |
二十四史:清乾隆時刻《史記》等24部史書。比喻情況復雜,頭緒繁多,不知從哪里說起才好。 |
志滿意得 |
志向實現(xiàn),心滿意足。 |
當仁不讓 |
碰到應該做的好事就積極主動去做;不推托;不謙讓。當:面對著;仁:原指正義的事;現(xiàn)泛指應該做的好事。 |
動蕩不定 |
蕩:搖動。動蕩搖擺,不安定。形容局勢不穩(wěn)定,不平靜。 |
臨危受命 |
在危難之際接受任命。 |
野沒遺賢 |
見“野無遺賢”。 |
時易世變 |
時代變遷,世事也不一樣。 |
火燭銀花 |
猶火樹銀花。形容張燈結彩或大放焰火的燦爛夜景。 |
走南闖北 |
指走過南方北方不少地方。也泛指闖蕩。 |
刀耕火種 |
指把草木燒成灰當作肥料;就地挖坑播下種子。指原始的農業(yè)耕作技術。也作“火耨刀耕”。 |
風急浪高 |
形容風浪很大。 |
指手劃腳 |
用手指;用腳劃。形容說話時用手腳示意;也比喻瞎指揮;亂加評論指責。 |
比眾不同 |
與大家相比,大不一樣。 |
扭直作曲 |
比喻是非顛倒。 |
面有難色 |
臉上露出為難的神色。 |
汗馬功勞 |
汗馬:戰(zhàn)馬奔馳出汗。指將士立下戰(zhàn)功。后指對事業(yè)的辛勤貢獻。 |
空腹高心 |
腹內空虛而目空一切。形容并無真才實學。 |
形影相隨 |
像人或物體與其影子那樣總是在一起。形容關系密切;永不分離。 |
不合時宜 |
時宜:當時的需要或時尚。不符合當時的形勢或社會潮流。 |
無影無蹤 |
蹤:蹤跡。形容完全消失;不知去向。 |
性命攸關 |
攸:所。形容事關重大,非常緊要 |
斷章截句 |
不顧上下文義,截取文章的一段或一句,而彎曲原意。斷、截:割裂。 |
坐以待斃 |
待:等待;斃:死。坐著等死。指無力抗爭或不想抗爭。 |
半新不舊 |
半:二分之一。指不新不舊。 |
有志竟成 |
竟:終于。只要有決心,有毅力,事情終究會成功。 |
師嚴道尊 |
為師之道要尊貴、莊嚴。《禮記 學記》:“凡學之道,嚴師為難。師嚴然后道尊,道尊然后民知敬學。”宋 韓淲《澗泉日記》:“鄭康成事馬融,三年不得見,乃使高業(yè)弟傳授于玄……漢之師道尊嚴如此。” |
躍躍欲試 |
躍躍:急于要動的樣子。心情急切地想試一試。形容對某事情非常有興致;急切想試試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