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告投杼
三告投杼 (三告投杼 ) 是一個漢語成語,拼音是sān gào tóu zhù,三告投杼是中性詞。。。。

拼音讀音
拼音sān gào tóu zhù
怎么讀
注音ㄙㄢ ㄍㄠˋ ㄊㄡˊ ㄓㄨˋˊ
出處《戰國策·秦策二》:“昔者曾子處費,費人有與曾子同名族者而殺人,人告曾子母曰:‘曾參殺人。’曾子之母曰:‘吾子不殺人。’織自若。有頃焉,人又曰:‘曾參殺人。’其母尚織自若也。頃之,一人又告之曰:‘曾參殺人。’其母懼,投杼逾墻而走。
例子魯迅《書信集·致李康中》:“然而三告投杼,賢母生疑。千夫所指,無疾而死。”
用法作賓語、定語;用于書面語。
※ 成語三告投杼的拼音、三告投杼怎么讀由萬詞庫-專業的漢語詞典與文學資料庫成語大全提供。
在線漢字轉拼音
得意洋洋 | 洋洋:得意的樣子。形容稱心如意、沾沾自喜的樣子。 |
好說歹說 | 形容用各種理由或方式請求或勸說。 |
嫁狗隨狗 | 比喻女子只能順從丈夫。 |
一擁而上 | 形容周圍的人同時向一個目標猛擠過去。 |
出頭露面 | 在人多的場合公開出現;也指在眾人面前出風頭表現自己;又常因出現于公共場合而出名。還指出面活動、做事、講話。 |
苦口之藥 | 苦口:口味苦。有療效的藥往往味苦難吃。比喻尖銳的批評,聽起來覺得不舒服,但對改正錯誤很有好處。 |
扶搖直上 | 扶搖:迅猛盤旋而上的旋風。乘著大旋風之勢一直上升。比喻事物迅速地直線上升。有時也比喻官職提升得很快。 |
鬼頭鬼腦 | 形容舉止詭秘;行為不光明正大或不正派。 |
粗服亂頭 | 粗服:粗布衣服;亂頭:蓬頭亂發。形容不講究修飾。 |
棋逢敵手,將遇良才 | 逢:遭遇,遇見。比喻交戰或競技的雙方本領相當,不相上下。 |
抱恨黃泉 | 黃泉:人死埋葬的地下,指陰間。心懷遺憾離開人世,死有遺恨。 |
三三兩兩 | 三個兩個地在一起。形容人數不多。 |
惡醉強酒 | 強:硬要。怕醉卻又猛喝酒。比喻明知故犯。 |
平地一聲雷 | 比喻突然發生的重大變動。也比喻名聲或地位突然升高。 |
清風勁節 | 喻人品純潔,節操堅貞。 |
迷離惝恍 | 形容模糊而難以分辨清楚。 |
霜露之悲 | 對父母先祖的悲思。 |
為虎作倀 | 被老虎咬死的人變成鬼;又去引誘別人來讓老虎吃;這種鬼叫作“倀”。比喻充當惡人的幫兇。 |
主人翁 | 當家作主的人。 |
騰聲飛實 | 傳揚名聲與功業。謂使名實俱得傳揚。 |
材優干濟 | 指才能優異,有干練的辦事能力。 |
揮戈反日 | 揮舞兵器,趕回太陽。比喻排除困難,扭轉危局。 |
今夕何夕 | 今夜是何夜?多用作贊嘆語。謂此是良辰。 |
意惹情牽 | 惹:引起。牽:牽掛。引起情感上的纏綿牽掛。 |
無所用心 | 用心:動腦筋。指不動腦筋;什么事情都不關心。 |
金蟬脫殼 | 金蟬:金黃色的知了;殼:堅硬的外皮。蟬變為成蟲時脫去原來的外殼。比喻用計脫身;使對方不能及時發覺。 |
比翼鳥 | 傳說中的一種雌雄在一起飛的鳥。比喻恩愛夫妻。 |
報讎雪恨 | 報冤仇以洗雪心中之恨。參見“報仇雪恨”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