箕山掛瓢
箕山掛瓢 (箕山掛瓢 ) 是一個漢語成語,拼音是jī shān guà piáo,箕山掛瓢是中性詞。。。。

拼音讀音
拼音jī shān guà piáo
怎么讀
注音ㄐ一 ㄕㄢ ㄍㄨㄚˋ ㄆ一ㄠˊˊ
繁體箕山掛瓢
出處明 敬虛子《小隱書 許由》載:相傳許由隱居箕山之下,穎水之陽,躬耕自食,以手掬飲。人遺一瓢,掛于樹,風吹歷歷作聲,以為煩,棄之。
例子湖海伴漁樵,任塵埃暗寶刀,枕流漱石吾堪老,因此上箕山掛瓢,緱山弄簫,幽懷盡付閑花草。明 王錂《春蕪記 訪友》
用法作賓語、定語;用于比喻句。
※ 成語箕山掛瓢的拼音、箕山掛瓢怎么讀由萬詞庫-專業的漢語詞典與文學資料庫成語大全提供。
在線漢字轉拼音
斗筲之人 | 斗:容十升。筲:竹器;容一斗二升。斗、筲都是容量不大的器具。像斗筲那樣容量的人。形容人的氣量狹小;見識短淺。亦用為自謙之詞。 |
空空蕩蕩 | 形容冷冷清清,空無所有的情景或指心里沒著落的感覺。 |
笑罵由他笑罵,好官我自為之 | 指為官聲名很壞,任憑人們笑罵,還是泰然自若當自己的官。 |
取長補短 | 吸取別人的長處;來彌補自己的不足之處。 |
八斗之才 | 八斗:指量多;才:才華。舊時比喻人才學豐富;詩文多而華美。 |
南轅北轍 | 想往南而車子卻向北行。比喻行動和目的正好相反。 |
綽有余裕 | 形容態度從容,不慌不忙的樣子。后也指能力、財力足夠而有剩余。 |
刻骨銘心 | 刻:刻劃;銘:在金屬上刻寫。刻在骨頭上;銘刻在心靈中。形容感受深刻或感激之至。 |
刑期無刑 | 刑罰在于教育人恪守法律,從而達到不用開的目的。 |
胸有成竹 | 原指畫竹子在動筆之前腦子里先有竹子的完整形象。現比喻做事情動手之前心里已有主意;有打算或有把握。成:完全的。 |
遺形藏志 | 超脫形骸,舍棄心性,進入忘我的精神境界。 |
漏洞百出 | 漏洞:不周密的地方;百出:形容出現次數很多。破漏的地方非常多。比喻說話、寫文章或做事破綻很多。 |
人心歸向 | 向:歸向,向往。指人民群眾所擁護的,向往的。 |
鼻青臉腫 | 鼻子發青,臉都腫起來,形容被打得很慘。 |
來蹤去跡 | 蹤、跡:腳印。來去的蹤跡;指人、物的來歷或事物的前因后果。 |
因噎廢食 | 噎:食物堵塞在咽喉;廢:停止;食:吃。因吃東西卡過喉嚨;從此就停止吃東西。比喻偶然受了一次挫折;就停止不干。 |
救經引足 | 經:自縊,上吊;引:拉;救上吊的人卻去拉他的腳。比喻做的事與愿望相違背。 |
妻兒老小 | 指全家人。用在表示家族負擔。 |
分路揚鑣 | 揚鑣:指驅馬前進。分路而行。比喻目標不同,各走各的路或各干各的事。 |
十惡不赦 | 十惡:舊刑律中規定的十種重罪。指罪惡極大;不可饒恕。 |
敢不承命 | 敢:反語,“怎敢”、“不敢”之意;承:接受。怎么敢不承受你的命令呢?或怎么敢不接受你的意見呢? |
畫地為牢,議不入 | 議:議論。在地上畫個圓圈當作牢獄,人們議論著不敢進入。形容獄吏的兇殘暴虐。 |
文治武功 | 政績和戰功。指治理國家和對外用兵都功績顯著。舊時多用為對帝王或重臣的贊譽之詞。 |
香火姻緣 | 香和燈火都用于供佛,因此佛教稱彼此意志相投為“香火因緣”。《北史·陸法和傳》:“法和是求佛之人,尚不希釋梵天王坐處,豈規王位?但于空王佛所,與主上有香火因緣,且主上應有報至,故救援耳。” |
聰明反被聰明誤 | 自以為聰明反而被聰明耽誤或妨害了。 |
捫心自問 | 捫:按;摸;心:胸口。摸著胸口;自己問自己。指自我反思;醒悟。 |
一竅不通 | 竅:洞;這里指心竅。一竅都不是貫通的。比喻什么都不懂;閉塞、愚鈍。 |
珠還合浦 | 合浦:漢代郡名,在今廣西合浦縣東北。比喻東西失而復得或人去而復回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