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內(nèi)攘外 |
原就藥的療效而言。后多指安定內(nèi)部,排除外患。 |
卬首信眉 |
信,通“伸”。昂首伸眉。形容意氣昂揚(yáng),不隨波逐流。 |
斗方名士 |
斗方:一二尺見方的詩幅或書畫頁;名士:知名而未出仕的人。好在斗方上寫詩或作畫以標(biāo)榜的“名士”。舊指冒充風(fēng)雅的人。 |
一部二十四史,不知從何說起 |
二十四史:清乾隆時刻《史記》等24部史書。比喻情況復(fù)雜,頭緒繁多,不知從哪里說起才好。 |
有去無回 |
只有出去的,沒有回來的。 |
春山如笑 |
形容春天的山色明媚。 |
學(xué)而不厭 |
學(xué)習(xí)總感到不滿足。形容好學(xué)。厭:滿足。 |
不卑不亢 |
卑:自卑;亢:高傲。既不自卑;也不高傲。也作“不亢不卑”。 |
化鴟為鳳 |
比喻能以德化民,變惡為善。鴟,貓頭鷹,古人以為兇鳥。語本《后漢書·循吏傳·仇覽》:“時考城令河內(nèi)王渙,政尚嚴(yán)猛,聞覽以德化人,署為主簿。謂覽曰:‘主簿聞陳元之過,不罪而化之,得少鷹鹯之志邪?’覽曰:‘以為鷹鹯不若鸞鳳。’” |
萬馬奔騰 |
像無數(shù)匹馬奔跑跳躍。形容群眾性的活動聲勢浩大或場面熱烈。奔騰:跳躍著奔跑。 |
顧影弄姿 |
顧影:看著自己的身影;弄姿:做出各種姿態(tài)。對著自己的身影,做出各種姿態(tài)。形容賣弄身形,自我欣賞。 |
繪聲繪影 |
形容敘述或描寫生動逼真。 |
匡謬正俗 |
糾正錯誤,矯正陋習(xí)。 |
將伯之呼 |
指求人幫助。 |
眾建賢才 |
建:建樹;賢才:優(yōu)秀的人才。選用眾多優(yōu)秀的人才。 |
三個臭皮匠,合成一個諸葛亮 |
諸葛亮:三國時蜀國劉備的軍師。比喻人多智廣。 |
不可磨滅 |
磨滅:指痕跡、印象、功績、事實(shí)、道理等;經(jīng)過相當(dāng)長的時間逐漸消失。形容永遠(yuǎn)不會消失。 |
分工合作 |
眾人各司其責(zé),共同從事工作。 |
美人遲暮 |
原意是有作為的人也將逐漸衰老。比喻因日趨衰落而感到悲傷怨恨。 |
共為唇齒 |
比喻互相輔助。 |
公子哥兒 |
指富貴人家只講吃喝玩樂,不務(wù)正業(yè)的子弟。 |
短壽促命 |
短命早死,要命。 |
空腹高心 |
腹內(nèi)空虛而目空一切。形容并無真才實(shí)學(xué)。 |
千家萬戶 |
眾多人家。 |
臭名昭著 |
名:名聲;昭著:顯著;明顯。壞名聲誰都知道。 |
一剎那 |
剎那:梵文ksana的音譯。指十分短促的時間。 |
刮目相看 |
去掉舊的看法;用新眼光看待。 |
慌不擇路 |
勢急心慌,顧不上選擇道路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