身體力行
身體力行 (身軆力行 ) 是一個漢語成語,拼音是shēn tǐ lì xíng,身體力行是褒義詞。。。。

拼音讀音
拼音shēn tǐ lì xíng
怎么讀
注音ㄕㄣ ㄊ一ˇ ㄌ一ˋ ㄒ一ㄥˊˊ
繁體身軆力行
出處西漢 劉安《淮南子 泛論訓》:“圣人以身體之。西漢 戴圣《禮記 中庸》: 力行近乎仁。”
例子明 章懋《答東陽徐子仁書》:“但不能身體力行,則雖有所見,亦無所用。”
正音“行”,不能讀作“háng”。
用法聯合式;作謂語、定語;含褒義。
辨形“行”,不能寫作“形”。
辨析身體力行和“事必躬親”;都有“親身做”的意思。但身體力行偏重于“努力去實踐”;“事必躬親”偏重于“凡事一定要親自做”;并有“不放心;別人去做的意思。
謎語能挑千斤擔
英語carry out by actual errorts
俄語самому со всей энергией проводить в жизнь
日語自(みずか)ら體験(たいけん)し実行(じっこう)する
德語seinen Worten Taten folgen lassen
法語faire soi-même sérieusement(exécuter avec conscience en personne)
※ 成語身體力行的拼音、身體力行怎么讀由萬詞庫-專業的漢語詞典與文學資料庫成語大全提供。
在線漢字轉拼音
費盡心思 | 心思:計謀。挖空心思,想盡辦法。形容千方百計地謀算。 |
體恤入微 | 同“體貼入微”。 |
刑期無刑 | 刑罰在于教育人恪守法律,從而達到不用開的目的。 |
夜深人靜 | 深夜沒有人聲;非常寂靜。 |
材輕德薄 | 指才德疏淺。有時用為謙詞。 |
仰屋著書 | 仰:臉向上;著:寫。形容一心放在著作上。 |
咄咄逼人 | ①氣勢洶洶;盛氣凌人;言語或神態中有一種威脅逼人的氣勢。咄咄:表示驚奇的聲音。②形容本領趕上或超過別人;令人驚詫。 |
必由之路 | 必:一定;由:經過。一定要經過的道路。 |
花拳繡腿 | 比喻只做些表面上好看實際上并無用處的工作。 |
國泰民安 | 泰:太平。國家太平;人民生活安定。 |
款學寡聞 | 形容學問淺、見識少。 |
珠玉之論 | 形容精辟的言論,卓越的見解。 |
舞刀躍馬 | 揮舞刀槍,縱躍戰馬。比喻奮勇作戰。 |
龍馭上賓 | 亦作“龍御上賓”。《史記·封禪書》:“黃帝采首山銅,鑄鼎于荊山下。鼎既成,有龍垂胡涘下迎黃帝。黃帝上騎,群臣后宮從上者七十馀人,龍乃上去。”后因用“龍馭上賓”為皇帝之死的諱飾語。意為乘龍升天,為天帝之賓。 |
散帶衡門 | 指退官閑居或過隱居生活。 |
似是而非 | 是:對;正確;非:不對;錯誤。好像是對的;實際上不對。指表面上相似;實際上不一樣。 |
短壽促命 | 短命早死,要命。 |
前仆后繼 | 仆:倒下;繼:跟上。前面的人倒下了;后面的緊跟上去。形容斗爭的英勇壯烈。 |
不寧唯是 | 寧:請助詞,無義;唯:只是;是:這樣。不只是這樣。即不僅如此。 |
滿面春風 | 春風:春天溫暖的風。本指春風拂面;溫暖宜人。現指心情喜悅;滿臉笑容。也用以形容和藹熱情的面容。 |
進進出出 | 走進走出,穿進穿出。 |
逢人說項 | 比喻到處為人說好話 |
以夷制夷 | 夷:舊時泛指外族或外國。利用外族或外國之間的內部矛盾;使其相互沖突;削弱其力量。 |
欲速則不達 | 速:快;達:達到。指過于性急圖快,反而不能達到目的。 |
有風有化 | 謂有教育意義。 |
驚惶失措 | 失措:舉止失去常態。驚慌惶恐;舉止失去常態。 |
綱舉目張 | 綱;魚網上的總繩;比喻事物的主干部分。目:網眼;比喻事物的從屬部分。比喻抓住事物的關鍵;就可以帶動其他環節。也比喻條理分明。 |
神魂顛倒 | 神魂:精神。精神恍惚;顛三倒四;失去常態。形容對某人或某事著了迷;以致心神不定;失去常態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