食指大動 |
原指有美味可吃的預(yù)兆,后形容看到有好吃的東西而貪婪的樣子。 |
中正無私 |
中正:正直。端莊正直,不存私心。 |
泰山不讓土壤,故能成其高 |
讓:推辭,拒絕。泰山不排除細小的土石,所以能那么高。比喻人度量大,能包容不同的事物。 |
月明千里 |
月光普照大地。后多用作友人或戀人相隔遙遠,月夜倍增思念的典故。 |
疚心疾首 |
疚:久病,憂慮。因歉疚而內(nèi)心不安。心中不安,頭痛腦脹。形容十分悲痛憂愁或不安。 |
藝高人膽大 |
技藝高超的人膽量也大。 |
發(fā)綜指示 |
獵人發(fā)現(xiàn)野獸的蹤跡,指示獵狗跟蹤追捕。比喻在后面操縱指揮。 |
廣闊天地 |
指可以發(fā)揮作用做出成就的廣大領(lǐng)域 |
離弦走板 |
比喻言行偏離公認的準則。 |
時至運來 |
時機來了,運氣也有了轉(zhuǎn)機。指由逆境轉(zhuǎn)為順境。 |
表里如一 |
表:外表;里:內(nèi)心。外表和內(nèi)心一個樣。外表與內(nèi)部一致。形容人的言論、行動和思想完全一致。 |
光前啟后 |
猶“光前裕后”。 |
弟子孩兒 |
弟子:歌妓,妓女。婊子養(yǎng)的。 |
飽食暖衣 |
吃的飽;穿的暖;生活富足;無憂無慮。 |
兄弟鬩墻,外御其侮 |
鬩:爭吵;墻:門屏;御:抵御。兄弟們雖然在家里爭吵,但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。比喻內(nèi)部雖有分歧,但能一致對外。 |
吳頭楚尾 |
今江西北部,春秋時是吳、楚兩國交界的地方,它處于吳地長江的上游,楚地長江的下游,好象首尾互相銜接。 |
事與愿違 |
事實與愿望相反。指原來打算做的事沒能做到。 |
唇槍舌劍 |
嘴唇像槍;舌頭像劍。形容能言善辯;言詞犀利;針鋒相對。也作“舌劍唇槍。” |
平地一聲雷 |
比喻突然發(fā)生的重大變動。也比喻名聲或地位突然升高。 |
臭名昭著 |
名:名聲;昭著:顯著;明顯。壞名聲誰都知道。 |
認賊作父 |
把壞人當作父親;常指賣身投靠壞人或敵人。 |
迷離惝恍 |
形容模糊而難以分辨清楚。 |
各人自掃門前雪,莫管他人瓦上霜 |
比喻不要多管閑事。 |
敗德辱行 |
敗壞道德和操守。 |
滿面春風 |
春風:春天溫暖的風。本指春風拂面;溫暖宜人。現(xiàn)指心情喜悅;滿臉笑容。也用以形容和藹熱情的面容。 |
雅俗共賞 |
雅俗:文雅和粗俗。舊時把文化高的人稱“雅人”;把沒文化的人稱“俗人”;賞:欣賞。無論文化水平高低都能欣賞。形容藝術(shù)水平既高雅又通俗;能為各種人所接受。 |
歐風美雨 |
比喻來自歐美的思想文化等方面的侵襲。 |
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 |
高山:比喻高尚的品德;止:語助詞;景行:大路,比喻行為正大光明。仰望著高山,效法著大德。比喻對高尚的品德的仰慕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