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絕如縷
不絕如縷 (不絶如縷 ) 是一個漢語成語,拼音是bù jué rú lǚ,不絕如縷是中性詞。。。。

拼音讀音
拼音bù jué rú lǚ
怎么讀
注音ㄅㄨˋ ㄐㄩㄝˊ ㄖㄨˊ ㄌㄩˇˊ
繁體不絶如縷
出處宋 蘇軾《前赤壁賦》:“馀音裊裊,不絕如縷。”
例子音樂會上,演員的歌聲不絕如縷。
正音“縷”,不能讀作“lóu”。
用法偏正式;作謂語、定語;用于聲音、書信、情緒等。
辨形“絕”,不能寫作“決”。
謎語春蠶到死絲方盡
近義詞岌岌可危、危如累卵
反義詞牢不可破、安如泰山
英語almost extinct(very precarious like a thread going to break)
※ 成語不絕如縷的拼音、不絕如縷怎么讀由萬詞庫-專業的漢語詞典與文學資料庫成語大全提供。
在線漢字轉拼音
經幫緯國 | 經、緯:本指絲織物的縱線和橫線,引申為治理、規劃;邦:國家。指治理國家。 |
春風化雨 | 化雨:適時的雨。像用和暖的春風吹拂人;似及時的雨水滋潤大地一樣。比喻良好教育的普遍深入。也用來稱頌師長的教誨。 |
望塵莫及 | 望見前面騎馬的人走過揚起的塵土而不能趕上。比喻遠遠落在后面。塵:塵土;莫:不;及:趕上。 |
著手回春 | 指詩歌格調自然清新。也比喻醫術高明。 |
弦外之響 | 比喻言外之意。 |
曉以大義 | 曉:使人明白。把道理對人講清楚。 |
杜絕言路 | 杜絕:斷絕,阻塞;言路:進言之路。堵塞和斷絕一切進言之路,指不納諫言。 |
言而無信 | 信:信用。說話不算數;沒有信用。原作“言而不信”。 |
源源不斷 | 源源:水流不斷的樣子。形容連續不斷。 |
十全大補 | 藥名。含有十種名貴的滋補藥物。比喻某項方案或方法對事情有巨大補益。 |
作亂犯上 | 犯:冒犯。違抗尊長或朝廷,為悖逆或叛亂的行為。 |
有血有肉 | 有生命;有活力;形容文藝作品形象生動;內容充實。 |
生公說法 | 生公:晉末高僧竺道生,世稱生公。竺道生解說佛法,能使頑石點頭。比喻精通者親自來講解,必能透徹說理而使人感化。 |
兵微將寡 | 微、寡:少。兵少將也不多。形容力量薄弱。 |
斷織勸學 | 原指東漢時樂羊子妻借切斷織機上的線,來諷喻丈夫不可中途廢學。后比喻勸勉學習。 |
足衣足食 | 衣食豐足。指生活富裕。 |
草滿囹圄 | 監獄里長滿了草。比喻政治清明,犯罪的人極少。 |
意料之外 | 沒有想到的。 |
色厲內荏 | 色:神色;歷:歷害;內:內心。荏:軟弱;怯懦。形容外表嚴厲強硬;內心怯懦軟弱。 |
臉黃肌瘦 | 臉色黃,肌體瘦。形容營養不良或有病的樣子。 |
反戈一擊 | 反:反轉;調轉;戈:古代的一種兵器;尖頭橫刃;長柄;像矛。調轉矛頭;向自己原來的營壘進攻。比喻掉轉方向;對自己陣營的壞人壞事進行斗爭。 |
勢在必行 | 行:做。從事情發展的趨勢看,必須采取行動。 |
慢條斯理 | 形容說話做事動作緩慢;不慌不忙。 |
服氣吞露 | 服氣:導引之術,即氣功。指修煉道術。 |
母夜叉 | 比喻兇悍的婦女。 |
如入鮑魚之肆,久而不聞其臭 | 鮑魚:咸魚;肆:店鋪。如同進入咸魚店,時間一長就聞不到它的腥臭味。比喻環境對人的熏染和影響。 |
牛衣對泣 | 睡在牛衣里,相對哭泣。形容夫妻共同過著窮困的生活。 |
秀才不出門,全知天下事 | 舊時認為有知識的人即使待在家里,也能知道外面發生的事情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