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惡報惡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用惡行去回報別人的惡行。
出處《榖梁傳·僖公二十三年》:“伐國不言圍邑。此言圍邑,何也?不正其以惡報惡也。”范寧注:“前十八年。宋伐齊之喪,是惡也;今齊乘勝而報,是以惡報惡也。”
例子他不主張以惡報惡的,他的意思是皇帝叫我們去當兵,我們不去當兵。魯迅《集外集拾遺補編·關于知識階級》
基礎信息
拼音yǐ è bào è
注音一ˇ ㄜˋ ㄅㄠˋ ㄜˋ
繁體以惡報惡
感情以惡報惡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賓語、定語;用于處事。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一本正經(意思解釋)
- 苦中作樂(意思解釋)
- 苦盡甘來(意思解釋)
- 翩翩起舞(意思解釋)
- 逸游自恣(意思解釋)
- 杜絕言路(意思解釋)
- 列風淫雨(意思解釋)
- 肝膽過人(意思解釋)
- 野沒遺賢(意思解釋)
- 時易世變(意思解釋)
- 苦口之藥(意思解釋)
- 只要功夫深,鐵杵磨成針(意思解釋)
- 共商國是(意思解釋)
- 勝友如云(意思解釋)
- 滿園春色(意思解釋)
- 分門別類(意思解釋)
- 黑天半夜(意思解釋)
- 刻不容緩(意思解釋)
- 牛郎織女(意思解釋)
- 湖光山色(意思解釋)
- 知往鑒今(意思解釋)
- 韓信將兵,多多益善(意思解釋)
- 過門不入(意思解釋)
- 心服口服(意思解釋)
- 似曾相識(意思解釋)
- 半新不舊(意思解釋)
- 繁榮富強(意思解釋)
- 欲速則不達(意思解釋)
※ 以惡報惡的意思解釋、以惡報惡是什么意思由萬詞庫-專業的漢語詞典與文學資料庫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窮年累世 | 形容時間長久。 |
隔靴搔癢 | 隔著靴子撓癢癢。原為禪宗用語;比喻領會佛理不夠透徹;未能悟境觸機。后比喻說話寫文章沒有抓住主題;不中肯;不貼切;或做事沒有抓住關鍵;不解決問題。 |
筋疲力竭 | 筋:筋骨;疲:疲勞。形容非常疲乏。 |
普天同慶 | 普:普遍;天:天下;慶:慶賀。普天下共同慶祝。 |
處之泰然 | 處:處理;對待;之:代詞。泰:毫不在意很放心的樣子。形容處理事情不慌不忙;沉著鎮定。也指對事情無動于衷。也作“泰然處之”。 |
遁世離俗 | 謂隱居而屏絕世俗往來。 |
昂首挺胸 | 昂:仰;抬起;挺胸:挺起胸膛。仰著頭;挺起胸膛。形容精神飽滿的樣子。 |
高步闊視 | 同“高視闊步”。 |
同室操戈 | 自家人動刀槍。泛指內部相爭。操:拿;戈:古代的一種兵器。 |
慌里慌張 | 指焦急不安或精神慌亂。 |
時易世變 | 時代變遷,世事也不一樣。 |
沒里沒外 | 里外不分,指說話做事不分場合。 |
牝雞司晨 | 牝雞:母雞;司:掌管。比喻女人掌權當政。 |
薄暮冥冥 | 薄暮:傍晚;太陽落山的時候;冥冥:天地昏暗。傍晚時天色昏暗。 |
燕雀安知鴻鵠之志 | 比喻平凡的人哪里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。 |
不卑不亢 | 卑:自卑;亢:高傲。既不自卑;也不高傲。也作“不亢不卑”。 |
一哄而起 | 喧鬧;起哄。經過一陣喧鬧便馬上行動起來。形容無組織無計劃地行動。 |
不能自拔 | 拔:擺脫。不能將自己拔出來。指陷進很深的境地;難以使自己從中解脫出來。 |
量能授官 | 根據人的能力大小而授予適當官職。 |
三十三天 | 佛教稱欲界第六天為三十三天,即忉利天。后形容最高的地方。 |
將伯之呼 | 指求人幫助。 |
珠玉之論 | 形容精辟的言論,卓越的見解。 |
縱橫天下 | 在天下任意往來,沒有阻擋。 |
唇槍舌劍 | 嘴唇像槍;舌頭像劍。形容能言善辯;言詞犀利;針鋒相對。也作“舌劍唇槍。” |
牛驥同槽 | 見“牛驥同皁”。 |
子繼父業 | 兒子繼承父親的事業。 |
地丑德齊 | 丑:同類。地相等,德相同。比喻彼此條件一樣。 |
不合時宜 | 時宜:當時的需要或時尚。不符合當時的形勢或社會潮流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