徇國忘家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徇:為國獻身。為國獻身,不顧個人家庭得失與安危。
出處唐·李翰《蘇州嘉興屯田紀績頌序》:“至若義感于內(nèi),誠動于中,徇國忘家,恤人憂己?!?/p>
例子宋·陸游《賀莆陽陳右相戶》:“方孤論折群邪之銳,蓋一身為眾正之宗,徇國忘家,惟天知我?!?/p>
基礎(chǔ)信息
拼音xùn guó wàng jiā
注音ㄒㄨㄣˋ ㄍㄨㄛˊ ㄨㄤˋ ㄐ一ㄚ
繁體徇國忘家
感情徇國忘家是褒義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定語;用于書面語。
近義詞徇國忘身、徇國忘己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上天無路,入地無門(意思解釋)
- 坐薪懸膽(意思解釋)
- 自拔來歸(意思解釋)
- 物阜民安(意思解釋)
- 堅強不屈(意思解釋)
- 顛沛流離(意思解釋)
- 篤近舉遠(意思解釋)
- 人心歸向(意思解釋)
- 野沒遺賢(意思解釋)
- 萬無一失(意思解釋)
- 逆來順受(意思解釋)
- 鴻儒碩學(意思解釋)
- 度己失期(意思解釋)
- 室徒四壁(意思解釋)
- 凹凸不平(意思解釋)
- 便還就孤(意思解釋)
- 風虎云龍(意思解釋)
- 打情賣笑(意思解釋)
- 平地一聲雷(意思解釋)
- 知往鑒今(意思解釋)
- 牽腸掛肚(意思解釋)
- 斗南一人(意思解釋)
- 雙柑斗酒(意思解釋)
- 一剎那(意思解釋)
- 出師不利(意思解釋)
- 無窮無盡(意思解釋)
- 寥寥無幾(意思解釋)
- 竹籃打水一場空(意思解釋)
※ 徇國忘家的意思解釋、徇國忘家是什么意思由萬詞庫-專業(yè)的漢語詞典與文學資料庫提供。
相關(guān)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流離瑣尾 | 比喻處境由順利轉(zhuǎn)為艱難。 |
日甚一日 | 一天比一天厲害。 |
輕而易舉 | 輕:輕松;舉:向上托。很輕松很容易地舉起來。形容做事情毫不費力。 |
高屋建瓴 | 建:倒水,潑水;瓴:盛水的瓶子。把瓶子里的水從高層頂上傾倒。比喻居高臨下,不可阻遏。 |
舉世混濁 | 舉:全。混濁:不清明。世上所有的人都不清不白。比喻世道昏暗。 |
想望豐采 | 見“想望風采”。 |
目不忍見 | 形容景象極其悲慘。同“目不忍視”。 |
經(jīng)緯天下 | 經(jīng),緯:治理。指治理國家。 |
一哄而起 | 喧鬧;起哄。經(jīng)過一陣喧鬧便馬上行動起來。形容無組織無計劃地行動。 |
百無一是 | 是:對的;正確的。一點正確的地方也沒有。 |
敗俗傷風 | 指敗壞社會道德風氣。 |
祖?zhèn)髅胤?/a> | 指祖先遺傳下來的秘密配方。 |
有目共睹 | 睹:看見。大家的眼睛都能看得見。形容極其明顯。 |
煢煢孑立 | 孤獨無依的樣子。 |
進讒害賢 | 讒:讒言,說他人的壞話;賢:賢良,指好人。說壞話,陷害好人。 |
平心而論 | 論:說。指采取冷靜客觀的態(tài)度作公允的評論;不摻雜任何感情因素。 |
將功折罪 | 將:拿;用;折:抵償。用功勞來抵償罪過。 |
超然物外 | 超然:脫離;不介入;物:客觀世界。超脫于世俗生活之外;意指對現(xiàn)實的一切都不感興趣。也比喻置身事外。 |
切樹倒根 | 比喻徹底。 |
以直報怨,以德報德 | 用公道來回報怨恨,用恩德來回報恩德。 |
膽大心小 | 形容辦事果斷,考慮周密。 |
如出一轍 | 轍:車轍;車輪壓出的痕跡。象出自同一個車轍。比喻兩件事情非常相似。 |
飛蛾撲火 | 蛾:像蝴蝶似的昆蟲。飛蛾撲到火上。比喻自尋死路;自取滅亡。 |
偶語棄市 | 偶語:相對私語;棄市:在鬧市執(zhí)行死刑。指在暴政下,二人相對私語也會遭到殺身之禍。 |
雞口牛后 | 寧愿做小而潔的雞嘴,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門。比喻寧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,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聽人支配。 |
剛愎自用 | 剛:強硬。愎:固執(zhí);任性。剛愎:倔強固執(zhí);不接受別人的意見。自用:自以為是。固執(zhí)任性;自以為是。 |
雅俗共賞 | 雅俗:文雅和粗俗。舊時把文化高的人稱“雅人”;把沒文化的人稱“俗人”;賞:欣賞。無論文化水平高低都能欣賞。形容藝術(shù)水平既高雅又通俗;能為各種人所接受。 |
叫苦不迭 | 不迭:不停止。形容連聲叫苦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