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滿意足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稱心如意;非常滿足。
出處宋 劉克莊《答歐陽秘書書》:“精義多先儒所未講,陳言無一字之相襲,雖累數千言,而義理一脈,首尾貫屬,讀之使人心滿意足。”
例子房間雖然不大,但我也心滿意足了。
基礎信息
拼音xīn mǎn yì zú
注音ㄒ一ㄣ ㄇㄢˇ 一ˋ ㄗㄨˊ
繁體心滿意足
正音“足”,不能讀作“zhǔ”。
感情心滿意足是中性詞。
用法聯合式;作謂語、定語、狀語;形容人的心情。
辨形“意”,不能寫作“義”。
辨析心滿意足和“稱心如意”;都含有“如意、滿意”的意思。但心滿意足側重在涉及的愿望得到滿足。“稱心如意”側重涉及的人、事、物符合心愿。
謎語音;好女婿
近義詞稱心如意、正中下懷、心滿愿足
反義詞得寸進尺、貪心不足
英語be perfectly content
俄語полное удовлетворение(в душе рáдоваться)
日語すっかり満足(まんぞく)する,何(なに)ーつ不満(ふまん)がない
德語mit etwas sehr zufrieden sein(über etwas Genugtung empfinden)
法語pleinement satisfait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一年被蛇咬,十年怕井繩(意思解釋)
- 自己人(意思解釋)
- 一塌糊涂(意思解釋)
- 山雨欲來風滿樓(意思解釋)
- 人心歸向(意思解釋)
- 兵荒馬亂(意思解釋)
- 通都大邑(意思解釋)
- 到此為止(意思解釋)
- 之死靡二(意思解釋)
- 聊以自慰(意思解釋)
- 視死如歸(意思解釋)
- 團團轉(意思解釋)
- 異途同歸(意思解釋)
- 作壁上觀(意思解釋)
- 螓首蛾眉(意思解釋)
- 摧身碎首(意思解釋)
- 快人快語(意思解釋)
- 空腹高心(意思解釋)
- 熱氣騰騰(意思解釋)
- 通時合變(意思解釋)
- 不可告人(意思解釋)
- 密鑼緊鼓(意思解釋)
- 眾口鑠金,積毀銷骨(意思解釋)
- 呼風喚雨(意思解釋)
- 鷸蚌相爭(意思解釋)
- 圓鑿方枘(意思解釋)
- 過甚其詞(意思解釋)
- 困獸猶斗(意思解釋)
※ 心滿意足的意思解釋、心滿意足是什么意思由萬詞庫-專業的漢語詞典與文學資料庫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魑魅魍魎 | 魑魅:也作“螭魅”;古代傳說中山里湖沼里的鬼怪妖精;魍魎:亦作“罔兩”;古代傳說中的山川精怪。指害人的鬼怪。后用來比喻各種各樣的壞人。原作“魑魅罔兩”。 |
任人唯親 | 任:任用。唯:只。任用人不管德才怎樣;只用和自己關系親近的。 |
落葉歸根 | 樹葉落到樹根旁。比喻事物有一定的歸宿。多指客居異鄉的人;最終還是要回歸本鄉本土。 |
過五關,斬六將 | 比喻克服重重困難。 |
自己人 | 自己一方的人。指自家人或圈內人。 |
蠢蠢欲動 | 蠢蠢:爬蟲蠕動的樣子。形容像蟲子一樣開始動彈。比喻敵人策劃準備進攻;或壞人準備搗亂破壞。 |
又紅又專 | 具有無產階級的世界觀,又掌握專業知識和專門技術。 |
哀而不傷 | 哀:悲哀;傷:傷害;妨害;悲痛過分。①感情適度;悲哀而不過度傷心。后用來形容詩歌;音樂等含優雅哀調;卻又感情適度而不過分;具有中和美。②比喻言行適度或無傷大雅。 |
奇才異能 | 奇:少見的;異:特別的。指特殊的才智和能力。 |
主憂臣勞 | 憂:憂患。君主有了憂患,臣下就要為他效力。 |
空谷傳聲 | 谷:山谷。人在山谷中發出音響;立即可以聽到回聲。比喻很快有所反響。 |
列風淫雨 | 列:烈;淫:過量。本指狂風暴雨。后比喻錯別字連篇。 |
朝令夕改 | 早上發的命令;晚上就改變。形容政令多改;使人民無所適從。 |
溢于言表 | 超出言語以外。指某種思想感情雖未說明卻能使人體會出來。 |
雄心壯志 | 偉大的理想;宏偉的志愿。 |
歸馬放牛 | 把作戰用的牛馬牧放。比喻戰爭結束,不再用兵。 |
團團轉 | 回環旋轉,形容不知道怎么辦好。 |
禍國誤民 | 禍:禍害;誤:誤導,耽誤。指危害國家,誤導人民。 |
信以為真 | 把假的當作真的。信:相信。 |
連珠炮 | 連續的火炮。比喻說話很快。 |
形影相吊 | 只有自己的身子和影子在一起;相互慰問。形容非常孤單;沒有伴侶。吊:慰問。 |
陽春白雪 | 陽春;白雪:是戰國時代楚國的藝術性較高難度較大的歌曲;后來泛指高深的;不通俗的文學藝術。 |
著手成春 | 著手:動手接觸。指詩歌格調自然清新。后比喻醫術高明。 |
愛則加諸膝,惡則墜諸淵 | 加諸膝:放在膝蓋上;墜諸淵:推進深淵。指不講原則,感情用事,對別人的愛憎態度,全憑自己的好惡來決定。 |
龍馭上賓 | 亦作“龍御上賓”。《史記·封禪書》:“黃帝采首山銅,鑄鼎于荊山下。鼎既成,有龍垂胡涘下迎黃帝。黃帝上騎,群臣后宮從上者七十馀人,龍乃上去。”后因用“龍馭上賓”為皇帝之死的諱飾語。意為乘龍升天,為天帝之賓。 |
香火姻緣 | 香和燈火都用于供佛,因此佛教稱彼此意志相投為“香火因緣”。《北史·陸法和傳》:“法和是求佛之人,尚不希釋梵天王坐處,豈規王位?但于空王佛所,與主上有香火因緣,且主上應有報至,故救援耳。” |
戰戰業業 | 戒慎畏懼貌。 |
離奇古怪 | 十分奇特少見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