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日而論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猶言相提并論。
出處西漢·司馬遷《史記·蘇秦列傳》:“夫破人之與破于人也,臣人之與臣于人也,豈可同日而論哉!”
例子南朝·宋·范曄《后漢書·李國傳》:“明公踵伯成之高,全不朽之譽,豈與外戚凡輩耽榮好位者同日而論哉!”
基礎信息
拼音tóng rì ér lùn
注音ㄊㄨㄥˊ ㄖˋ ㄦˊ ㄌㄨㄣˋ
繁體同日而論
感情同日而論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賓語;用于否定句。
近義詞同日而語、同日而言
英語mention in the same breath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安內攘外(意思解釋)
- 藝高人膽大(意思解釋)
- 不驕不躁(意思解釋)
- 快馬加鞭(意思解釋)
- 一擁而上(意思解釋)
- 鼻青臉腫(意思解釋)
- 安于現狀(意思解釋)
- 土木形骸(意思解釋)
- 撈一把(意思解釋)
- 唯物主義(意思解釋)
- 丑媳婦免不得見公姑(意思解釋)
- 見危致命(意思解釋)
- 前腳后腳(意思解釋)
- 海底撈月(意思解釋)
- 光前裕后(意思解釋)
- 水中撈月(意思解釋)
- 欺善怕惡(意思解釋)
- 鉆木取火(意思解釋)
- 鈿合金釵(意思解釋)
- 沖鋒陷陣(意思解釋)
- 匡謬正俗(意思解釋)
- 心煩意亂(意思解釋)
- 風虎云龍(意思解釋)
- 心上心下(意思解釋)
- 似是而非(意思解釋)
- 從天而降(意思解釋)
- 斷章截句(意思解釋)
- 月兒彎彎照九州,幾家歡樂幾家愁(意思解釋)
※ 同日而論的意思解釋、同日而論是什么意思由萬詞庫-專業的漢語詞典與文學資料庫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低聲下氣 | 形容說話時恭順卑微的樣子。 |
自拔來歸 | 拔:擺脫,離開。自覺離開惡劣環境,歸向光明。指敵方人員投奔過來。 |
刑期無刑 | 刑罰在于教育人恪守法律,從而達到不用開的目的。 |
草菅人命 | 菅:一種多年生的茅草;泛指野草、雜草。把人的性命看得像野草一樣輕賤;隨意加以摧殘。指反動統治者濫施淫威;任意殘害人命。也作“草菅民命。” |
銷聲匿跡 | 不出聲;不露面。形容隱藏起來或不公開露面。銷:消失。 |
當機立斷 | 面臨緊急關頭;毫不猶豫地作出決斷。當:面臨;斷:決斷。 |
驚心動魄 | 原指作品文辭優美;使人感受極深;震動極大。后形容令人震驚、感動、緊張之極。 |
不卑不亢 | 卑:自卑;亢:高傲。既不自卑;也不高傲。也作“不亢不卑”。 |
大千世界 | 佛教用語。世界的千倍為小千世界;小千世界的千倍為中千世界;中千世界的千倍為大千世界。后泛指廣大無邊紛紜復雜的世界。 |
鬼頭鬼腦 | 形容舉止詭秘;行為不光明正大或不正派。 |
熟能生巧 | 巧:技巧。熟練了;就能找到竅門。 |
心煩意亂 | 心情煩躁;思緒紛亂。形容內心煩悶焦躁。煩:煩躁;意:心緒;心思。 |
賢母良妻 | 見“賢妻良母”。 |
迭床架屋 | 床上擱床,屋上架屋。比喻重復、累贅。 |
升官發財 | 謂提升了官職,同時就能獲得更多的物質財富。 |
狂風暴雨 | 大風大雨。比喻聲勢猛烈或處境險惡。 |
天相吉人 | 相:保佑,幫助;吉人:善人。好人會得到天的幫助。 |
善自為謀 | 善于替自己打算。也指替自己好好地想辦法。 |
十八層地獄 | 層:重。地獄:佛教、基督教等指死后靈魂受苦的地方。迷信認為人在生時為非作惡,死后進入十八層地獄,不得翻身。比喻悲慘的報應。 |
隨俗雅化 | 隨著時俗風尚恰到好處地改變裝飾。 |
落荒而逃 | 離開大路;逃向荒野。形容戰敗后狼狽地逃走。也比喻處于尷尬窘迫境地時狼狽而去。 |
甘之如飴 | 把它看成像飴糖那樣甘甜。比喻甘心情愿地從事某種辛苦工作或雖處危困境地也能安然忍受。 |
二缶鐘惑 | 二:疑,不明確;缶、鐘:指古代量器。弄不清缶與鐘的容量。比喻弄不清普通的是非道理。 |
一如既往 | 指態度沒有變化;完全像從前一樣。一:完全;如:像;既往:從前。 |
專心致志 | 心里很專一;注意力集中。致:極盡;志:心意;志趣。 |
聞所不聞 | 聽到從未聽到過的。形容事物非常希罕。 |
莫明其妙 | 說不出其中的奧妙。形容事情非常奇怪,說不出道理來。 |
形而上學 | 用孤立靜止片面的觀點看世界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