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衢廣陌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四通八達的寬廣大路。
出處唐·牛僧儒《玄怪錄·崔紹》:“二使者押紹之后,通衢廣陌,杳不可知際,行五十許里。”
例子曾樸《孽海花》第23回:“只覺得先走的倒都是平如砥、直如繩的通衢廣陌,一片太陽光照著馬蹄蹴起的香塵,一閃一閃的發出金光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tōng qú guǎng mò
注音ㄊㄨㄥ ㄑㄨˊ ㄍㄨㄤˇ ㄇㄛˋ
繁體通衢廣陌
感情通衢廣陌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主語、賓語、定語;用于書面語。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苦中作樂(意思解釋)
- 從俗浮沉(意思解釋)
- 鍥而不舍(意思解釋)
- 空穴來風(意思解釋)
- 生龍活虎(意思解釋)
- 故步不離(意思解釋)
- 一尺水翻騰做一丈波(意思解釋)
- 雄心壯志(意思解釋)
- 凡事預則立,不預則廢(意思解釋)
- 懸石程書(意思解釋)
- 漫不經心(意思解釋)
- 善游者溺(意思解釋)
- 匡謬正俗(意思解釋)
- 共為唇齒(意思解釋)
- 度德量力(意思解釋)
- 超然物外(意思解釋)
- 苦口婆心(意思解釋)
- 如出一轍(意思解釋)
- 引領翹首(意思解釋)
- 呼風喚雨(意思解釋)
- 字斟句酌(意思解釋)
- 鞭辟入里(意思解釋)
- 窮愁潦倒(意思解釋)
- 光怪陸離(意思解釋)
- 力屈道窮(意思解釋)
- 聲馳千里(意思解釋)
- 妨功害能(意思解釋)
- 掛冠歸去(意思解釋)
※ 通衢廣陌的意思解釋、通衢廣陌是什么意思由萬詞庫-專業的漢語詞典與文學資料庫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溝滿壕平 | 形容飽滿。 |
昂首挺胸 | 昂:仰;抬起;挺胸:挺起胸膛。仰著頭;挺起胸膛。形容精神飽滿的樣子。 |
多情善感 | 感情豐富,容易傷感。 |
離弦走板 | 比喻言行偏離公認的準則。 |
本末倒置 | 本:樹根;比喻事物的根本;末:樹梢;比喻事物的枝節;置:放置。形容把主要的和次要的;重要的和不重要的;本質的和非本質的弄顛倒了。 |
凹凸不平 | 形容平面上有凸出和凹進的地方。 |
著手成春 | 著手:動手接觸。指詩歌格調自然清新。后比喻醫術高明。 |
春去冬來 | 春天過去,冬天到來。形容時光流逝 |
斷織勸學 | 原指東漢時樂羊子妻借切斷織機上的線,來諷喻丈夫不可中途廢學。后比喻勸勉學習。 |
湖光山色 | 湖水風光;山巒秀色。形容山水景色之美。 |
胡支扯葉 | 見“胡枝扯葉”。 |
子繼父業 | 兒子繼承父親的事業。 |
善善惡惡 | 稱贊善事,憎惡壞事。形容人區別善惡,愛憎分明。 |
空腹高心 | 腹內空虛而目空一切。形容并無真才實學。 |
臭名昭著 | 名:名聲;昭著:顯著;明顯。壞名聲誰都知道。 |
進進出出 | 走進走出,穿進穿出。 |
山陰道上,應接不暇 | 山陰道:在會稽城西南郊外,那里風景優美。原指一路上山明水秀,看不勝看。后用下句比喻來往的人多,應接不過來。 |
半新不舊 | 半:二分之一。指不新不舊。 |
無聲無息 | 息:音信;消息。沒有聲音;沒有氣息。形容沒有聲響;不為人覺察。 |
哀兵必勝 | 哀兵:由受迫而悲憤地奮起反抗的軍隊。一說“哀;憫也”。憐惜和慈愛士卒。①指因受欺侮而懷著激憤情緒為正義而戰的軍隊一定能打勝仗。反引申為由橫遭侵凌殘害而悲憤滿腔的國家和民族;能奮起抗戰;必獲勝利。②慈愛士卒而得人心者勝。 |
他山之石 | 別的山上的石頭。比喻能幫助自己提高見識改正缺點、錯誤的外力。 |
天下為一 | 一:統一。指國家統一 |
經國之才 | 指治理國家的才干。 |
有緣千里來相會,無緣對面不相逢 | 緣:緣分。有緣分的人即使相隔千里,也會相聚在一起。沒有緣分的人即使面對面走過,也聚不到一塊。 |
連車平斗 | 形容冗員很多。 |
恩重如山 | 恩情像高山一樣厚重;形容恩義極為深重。 |
鉅學鴻生 | 學識淵博的人。 |
黯然神傷 | 心情沮喪;心神憂傷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