飾非拒諫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飾:掩飾;非:錯誤;諫:直言規勸。拒絕勸告,掩飾錯誤。
出處《荀子 成相》:“拒諫飾非,愚而上同,國必禍?!?/p>
例子飾非拒諫,斷自己意。(宋 孫光憲《北夢瑣言》卷五)
基礎信息
拼音shì fēi jù jiàn
注音ㄕˋ ㄈㄟ ㄐㄨˋ ㄐ一ㄢˋ
繁體飾非拒諫
感情飾非拒諫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定語;指人不聽勸告。
近義詞拒諫飾非
反義詞拭面容言
英語gloss over errors and reject representation(gloss over faults and reject good advice)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經史子集(意思解釋)
- 苦中作樂(意思解釋)
- 不驕不躁(意思解釋)
- 鷗鳥不下(意思解釋)
- 清清楚楚(意思解釋)
- 金光閃閃(意思解釋)
- 紫陌紅塵(意思解釋)
- 疙里疙瘩(意思解釋)
- 明爭暗斗(意思解釋)
- 仰屋著書(意思解釋)
- 功成名就(意思解釋)
- 沒里沒外(意思解釋)
- 姹紫嫣紅(意思解釋)
- 藏形匿影(意思解釋)
- 之死靡二(意思解釋)
- 過而能改(意思解釋)
- 節哀順變(意思解釋)
- 花言巧語(意思解釋)
- 信以為真(意思解釋)
- 融會貫通(意思解釋)
- 敢不承命(意思解釋)
- 羽旄之美(意思解釋)
- 經史百子(意思解釋)
- 定國安邦(意思解釋)
- 一竅不通(意思解釋)
- 依樣畫葫蘆(意思解釋)
- 身敗名裂(意思解釋)
- 南征北戰,東蕩西殺(意思解釋)
※ 飾非拒諫的意思解釋、飾非拒諫是什么意思由萬詞庫-專業的漢語詞典與文學資料庫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草偃風從 | 見“風行草偃”。 |
音信杳無 | 沒有一點消息。 |
旁若無人 | 旁:旁邊;若;好像。身邊好像沒有人。形容自視高大;態度傲慢。也形容態度自然、鎮靜自如的樣子。 |
噓寒問暖 | 問冷問熱;口可出熱氣使受寒的人溫暖。形容對別人的生活非常關心。噓:緩緩吹氣。 |
死要面子 | 指特別愛惜自己的顏面。 |
舉世混濁 | 舉:全。混濁:不清明。世上所有的人都不清不白。比喻世道昏暗。 |
志滿意得 | 志向實現,心滿意足。 |
結黨營私 | 營:謀求?;ハ嘟M成小集團;為謀得個人私利而干壞事。也作“植黨營私?!?/td> |
兵無常勢 | 兵:戰爭;常:常規、不變;勢:形勢。指用兵作戰沒有一成不變的方式。指根據敵情采取靈活對策。 |
仁義道德 | 泛指舊時鼓吹的道德規范。 |
一干二凈 | 形容非常干凈;也表示一點兒也不剩。 |
同心合力 | 團結一致,共同努力。 |
取而代之 | 奪取別人的地位、權利而代替他。 |
扶搖直上 | 扶搖:迅猛盤旋而上的旋風。乘著大旋風之勢一直上升。比喻事物迅速地直線上升。有時也比喻官職提升得很快。 |
家無儋石 | 十斗為一石,兩石為一儋。形容家里沒有存糧。比喻家境困難。 |
亡命之徒 | 指逃亡的人。也稱冒險犯法;不顧性命的人。亡:無;命:名;亡命:逃匿則削除名籍;故以逃亡為亡命;即逃亡;流亡;徒:一類人(含貶義)。 |
唇槍舌劍 | 嘴唇像槍;舌頭像劍。形容能言善辯;言詞犀利;針鋒相對。也作“舌劍唇槍。” |
短壽促命 | 短命早死,要命。 |
形影相隨 | 像人或物體與其影子那樣總是在一起。形容關系密切;永不分離。 |
無影無蹤 | 蹤:蹤跡。形容完全消失;不知去向。 |
細水長流 | 細:微小。比喻節約使用財物;使經常不缺用。也比喻一點一滴不間斷做某件事。 |
祝哽祝噎 | 祝:禱祝;哽、噎:食物堵住食道。古代帝王敬老、養老的表示:請年老致仕者飲酒吃飯,設置專人禱祝他們不哽不噎。 |
足不出門 | 同“足不出戶”。 |
驕傲自滿 | 自高自大;滿足于自己已有的成績。 |
束身受命 | 束身:約束自身,不放縱。比喻投案。指投案歸順過去以后、聽從命令。 |
揮戈反日 | 揮舞兵器,趕回太陽。比喻排除困難,扭轉危局。 |
經國之才 | 指治理國家的才干。 |
古來今往 | 從古代到現代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