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分鼎足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鼎:古代炊具,三足兩耳。比喻三方分立,互相抗衡。
出處《史記·淮陰侯列傳》:“臣愿披腹心,輸肝膽,效愚計,恐足下不能用也。誠能聽臣之計,莫若兩利而俱存之,三分天下,鼎足而居,其勢莫敢先動。”
例子明·羅貫中《三國演義》第34回:“三分鼎足渾是夢,蹤跡空留在人間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sān fēn dǐng zú
注音ㄙㄢ ㄈㄣ ㄉ一ㄥˇ ㄗㄨˊ
感情三分鼎足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定語;指三足鼎立。
近義詞三分鼎立
英語like the three legs of a tripod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疾如旋踵(意思解釋)
- 吸血鬼(意思解釋)
- 空穴來風(意思解釋)
- 驚心動魄(意思解釋)
- 珠宮貝闕(意思解釋)
- 算盡錙銖(意思解釋)
- 供不應求(意思解釋)
- 忠臣不事二君,貞女不更二夫(意思解釋)
- 國泰民安(意思解釋)
- 欺善怕惡(意思解釋)
- 進讒害賢(意思解釋)
- 各行各業(意思解釋)
- 面有難色(意思解釋)
- 立地書櫥(意思解釋)
- 起死回生(意思解釋)
- 清風勁節(意思解釋)
- 白云蒼狗(意思解釋)
- 一尺水翻騰做百丈波(意思解釋)
- 敗德辱行(意思解釋)
- 今古奇觀(意思解釋)
- 亡魂失魄(意思解釋)
- 東道主(意思解釋)
- 命途多舛(意思解釋)
- 罵罵咧咧(意思解釋)
- 無所用心(意思解釋)
- 拔毛連茹(意思解釋)
- 隨俗雅化(意思解釋)
- 近在咫尺(意思解釋)
※ 三分鼎足的意思解釋、三分鼎足是什么意思由萬詞庫-專業的漢語詞典與文學資料庫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寧為雞口,無為牛后 | 比喻寧居小者之首,不為大者之后。 |
堅強不屈 | 屈:屈服。堅韌、剛毅,毫不屈服。 |
白費心機 | 白費心思,形容徒勞無益。 |
形影相顧 | 形:形體;影:身影。孤身一人,只有和自己的身影相互慰問。形容無依無靠,非常孤單。 |
兄弟鬩于墻,外御其侮 | 鬩:爭吵;墻:門屏。兄弟們雖然在家里爭吵,但能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。比喻內部雖有分歧,但能團結起來對付外來的侵略。 |
空穴來風 | 穴:洞、孔;來:招致。有了空隙就會招致風吹來。比喻流言乘機傳開來;或比喻消息或傳說不是完全沒有來由。 |
草菅人命 | 菅:一種多年生的茅草;泛指野草、雜草。把人的性命看得像野草一樣輕賤;隨意加以摧殘。指反動統治者濫施淫威;任意殘害人命。也作“草菅民命。” |
斷斷續續 | 不連續的,具有無條理的和不連貫的特性。 |
費盡心機 | 心機:心思;計謀。指用盡了心思。形容千方百計地謀算。 |
千錘打鑼,一錘定音 | 比喻在眾說紛紜的情況下發表決定性的意見。 |
銷聲匿跡 | 不出聲;不露面。形容隱藏起來或不公開露面。銷:消失。 |
揚幡擂鼓 | 幡:垂直的長條旗子。舞動著幡,敲打著鼓。形容熱熱鬧鬧地大事張揚。 |
掉以輕心 | 掉:原意為搖擺;現只表示一種動作;無實義;輕心:漫不經心。對事情采取輕率的漫不經心的態度;不認真當回事。 |
天昏地暗 | 天色昏黃不清;大地黑暗不明。多指云霧遮蔽日月或風沙漫天的景象。昏:昏暗。 |
以身試法 | 身:親身;指生命;試:嘗試;法:法律;刑法。拿性命去嘗試法律。 |
時易世變 | 時代變遷,世事也不一樣。 |
鐵面無私 | 形容公正嚴明;不講情面。鐵面:比喻剛直無私。 |
半吊子 | 膚淺的人。形容不通情理,說話隨便,舉止不沉穩的人。 |
結駟連騎 | 隨從、車馬眾多。形容排場闊綽。 |
發號施令 | 發、施:發布;下達;號:號令、命令。發布命令;下達指示;進行指揮。 |
罄竹難書 | 罄:盡;竹:指可供制成竹簡的竹子;書:寫。用盡竹子也難以寫完。后形容罪行多得寫不完。多形容罪惡累累。 |
粗制濫造 | 粗:粗糙;濫:過多而不加以節制。原指產品制作粗糙;只求數量;不顧質量。現也泛指工作草率;不講求質量。 |
氣吞牛斗 | 牛:牽牛星。斗:北斗星。牛斗泛指星空。形容氣魄很大。 |
煢煢孑立 | 孤獨無依的樣子。 |
共商國是 | 國是:國事;國家的大政方針。共同商量國家的政策和方針。 |
生拉硬扯 | 形容說話或寫文章牽強附會。也形容用力拉扯,勉強別人聽從自己。 |
熟能生巧 | 巧:技巧。熟練了;就能找到竅門。 |
文治武功 | 政績和戰功。指治理國家和對外用兵都功績顯著。舊時多用為對帝王或重臣的贊譽之詞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