弭耳俯伏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弭耳:溫馴的樣子。俯首帖耳的樣子。
出處《六韜·武韜·發啟》:“猛獸將搏,弭耳俯伏;圣人將動,必有愚色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mǐ ěr fǔ fú
注音ㄇ一ˇ ㄦˇ ㄈㄨˇ ㄈㄨˊ
繁體弭耳頫伏
感情弭耳俯伏是貶義詞。
用法作謂語;指臣服。
近義詞俯首帖耳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音信杳無(意思解釋)
- 水至清則無魚(意思解釋)
- 廢書而嘆(意思解釋)
- 止于至善(意思解釋)
- 十羊九牧(意思解釋)
- 節哀順變(意思解釋)
- 敲詐勒索(意思解釋)
- 敷衍了事(意思解釋)
- 偶一為之(意思解釋)
- 經緯天地(意思解釋)
- 形影相吊(意思解釋)
- 女生外向(意思解釋)
- 風虎云龍(意思解釋)
- 口墜天花(意思解釋)
- 遺世絕俗(意思解釋)
- 離奇古怪(意思解釋)
- 如癡如醉(意思解釋)
- 念茲在茲(意思解釋)
- 唯利是圖(意思解釋)
- 出師不利(意思解釋)
- 有志竟成(意思解釋)
- 避俗趨新(意思解釋)
- 華不再揚(意思解釋)
- 家常便飯(意思解釋)
- 慢條斯理(意思解釋)
- 發人深思(意思解釋)
- 牛頭不對馬嘴(意思解釋)
- 為萬安計(意思解釋)
※ 弭耳俯伏的意思解釋、弭耳俯伏是什么意思由萬詞庫-專業的漢語詞典與文學資料庫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一寸丹心 | 丹心:赤心;忠心。一片赤誠的心。 |
金光閃閃 | 閃閃:光亮閃爍。金光閃爍耀眼 |
一指蔽目,不見泰山 | 蔽:遮蓋;泰山:山名。一根手指擋住了眼睛,連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見。比喻為局部現象所迷惑,看不到全局或整體。 |
擦肩而過 | 擦:挨。挨著肩而溜走。指沒有抓住機會。 |
神出鬼入 | 出:出現。象神鬼那樣出沒無常。形容出沒無常,不可捉摸。后泛指行動變化迅速。 |
通都大邑 | 都:都市;邑:城。四通八達的大都會、大城市。 |
一寸光陰一寸金 | 一寸光陰:指日影移動一寸;形容很短的時間。形容時間的寶貴。 |
語短情長 | 語言簡短,情意深長。 |
不能自拔 | 拔:擺脫。不能將自己拔出來。指陷進很深的境地;難以使自己從中解脫出來。 |
各盡所能,按勞分配 | |
淡泊以明志,寧靜以致遠 | 淡泊:恬淡寡欲;寧靜:安寧恬靜;致:達到。不追求名利,生活簡樸以表現自己高尚的情趣;心情平穩沉著,才可有所作為。 |
滿園春色 | 整個園子里一片春天的景色。比喻欣欣向榮的景象。 |
有求必應 | 只要有人請求;就一定答應。形容容易答應人的請求;好說話。 |
念茲在茲 | 念:思念;記念;茲:此;這個。念念不忘某件事。 |
金口木舌 | 以木為舌的銅鈴,即木鐸,古代施行政教傳布命令時所用。指宣揚教化的人。 |
輕重緩急 | 緩:慢;不急。指各種事情中有主要和次要的;有急于要辦的和可以慢一點辦的。 |
坐懷不亂 | 春秋時魯國的柳下惠將受凍的女子裹于懷中,沒有發生非禮行為。形容男子在兩性關系方面作風正派。 |
山陰道上,應接不暇 | 山陰道:在會稽城西南郊外,那里風景優美。原指一路上山明水秀,看不勝看。后用下句比喻來往的人多,應接不過來。 |
陰陽怪氣 | 形容態度怪癖,冷言冷語,不可捉摸。 |
悲不自勝 | 勝:經受得住。悲傷得使自己經受不住了。形容傷感至極;情難自禁。 |
蕩然無余 | 蕩:洗滌;蕩然:干凈的樣子。全都毀壞,消失盡凈。形容原有的東西完全失去或毀壞。 |
面授機宜 | 面:當面;授:教;傳授;機宜:適應時機的對策、辦法。當面教給應采取的機密的對策或措施。 |
西學東漸 | 漸:流入。西方的各種學說向東方流傳。 |
金蟬脫殼 | 金蟬:金黃色的知了;殼:堅硬的外皮。蟬變為成蟲時脫去原來的外殼。比喻用計脫身;使對方不能及時發覺。 |
表面文章 | 比喻浮夸或不切實際,敷衍塞責的做法。 |
鉅學鴻生 | 學識淵博的人。 |
黯然神傷 | 心情沮喪;心神憂傷。 |
口是心非 | 心口不一致;口上說一套;心里想一套。形容心口不一致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