連宵達旦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猶言通宵達旦。
出處明·馮夢龍《醒世恒言》第三卷:“那些王孫公子來一遍,動不動有幾個幫閑,連宵達旦,好不費事。”
例子清·褚人獲《隋唐演義》第70回:“不想被太宗看燈接去,連宵達旦,媚娘見他風流可愛,便生起妒忌心來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lián xiāo dá dàn
注音ㄌ一ㄢˊ ㄒ一ㄠ ㄉㄚˊ ㄉㄢˋ
繁體連宵達旦
感情連宵達旦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狀語;用于處事。
近義詞通宵達旦、連明徹夜、連宵徹曙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滿紙空言(意思解釋)
- 南轅北轍(意思解釋)
- 浪費筆墨(意思解釋)
- 屈指一算(意思解釋)
- 故步不離(意思解釋)
- 鳳毛麟角(意思解釋)
- 止于至善(意思解釋)
- 漚沫槿艷(意思解釋)
- 觸目皆是(意思解釋)
- 十羊九牧(意思解釋)
- 囊螢照雪(意思解釋)
- 親上成親(意思解釋)
- 大張旗鼓(意思解釋)
- 形影相吊(意思解釋)
- 百步穿楊(意思解釋)
- 孝子賢孫(意思解釋)
- 勝友如云(意思解釋)
- 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(意思解釋)
- 滿園春色(意思解釋)
- 香火姻緣(意思解釋)
- 妙語連珠(意思解釋)
- 似曾相識(意思解釋)
- 哀兵必勝(意思解釋)
- 惹是生非(意思解釋)
- 識時務者為俊杰(意思解釋)
- 遙遙無期(意思解釋)
- 置之度外(意思解釋)
- 云游天下(意思解釋)
※ 連宵達旦的意思解釋、連宵達旦是什么意思由萬詞庫-專業的漢語詞典與文學資料庫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黃臺之瓜 | 黃臺:指《黃臺瓜辭》,為唐李賢所作,希望以此感悟高宗及武則天不能再廢太子。比喻不堪再摘。 |
起兵動眾 | 眾:大隊人馬。舊指大規模出兵。現多指動用很多人力做某件事。 |
骨肉離散 | 骨肉:指父母兄弟子女等親人。比喻親人分散,不能團聚。 |
物腐蟲生 | 東西腐爛了才會生蟲。比喻禍患的發生,總有內部的原因。也比喻本身有了弱點,別人才能乘機打擊。 |
窮家富路 | 指居家應節儉,出門則要多帶盤纏,免遭困窘。 |
當機立斷 | 面臨緊急關頭;毫不猶豫地作出決斷。當:面臨;斷:決斷。 |
肝膽過人 | 膽量超過一般人。比喻有勇氣,有血性。 |
快心滿志 | 見“快心遂意”。 |
古色古香 | (陳設、器物或藝術品)具有古雅的色彩和情調。古香:古書畫散發出的氣味。 |
有權有勢 | 勢:地位和權力。既有權力,又有地位。 |
一場空 | 努力和希望完全落空。 |
不治之癥 | 治不好的病、絕癥。也比喻無法挽救的禍患或無法改正的弊端、錯誤。 |
倒裳索領 | 索:搜尋、尋求。把衣裳倒過來尋找領口。比喻辦事抓不到要點。 |
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 | 比喻做事情敷衍消極,混一天算一天,沒有積極主動的精神。 |
美人遲暮 | 原意是有作為的人也將逐漸衰老。比喻因日趨衰落而感到悲傷怨恨。 |
凡夫俗子 | 泛指平庸的人。 |
超然物外 | 超然:脫離;不介入;物:客觀世界。超脫于世俗生活之外;意指對現實的一切都不感興趣。也比喻置身事外。 |
才高七步 | 形容才思敏捷。 |
裊裊婷婷 | 裊裊:柔美貌;婷婷:美好貌。形容女子姿態柔美。 |
切樹倒根 | 比喻徹底。 |
春寒料峭 | 料峭:形容初春的微寒。形容早春微帶寒意;刺入肌骨。也作“料峭輕寒”、“料峭春寒”。 |
雅俗共賞 | 雅俗:文雅和粗俗。舊時把文化高的人稱“雅人”;把沒文化的人稱“俗人”;賞:欣賞。無論文化水平高低都能欣賞。形容藝術水平既高雅又通俗;能為各種人所接受。 |
義不容辭 | 義:道義;容:允許。辭:推辭。道義上不允許推辭。 |
色厲內荏 | 色:神色;歷:歷害;內:內心。荏:軟弱;怯懦。形容外表嚴厲強硬;內心怯懦軟弱。 |
暴露無遺 | 暴露:顯露;顯現;遺:遺漏。全部、徹底地暴露了出來;沒有絲毫遺漏。 |
頭上末下 | 第一次,初次。 |
扯旗放炮 | 比喻公開張揚。 |
變化無方 | 方:方向,引申為準則。善于變化沒有固定的方向或程式。形容行動不因循守舊,變化多端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