吞舟是漏的成語故事

拼音tūn zhōu shì lòu
基本解釋本謂大魚漏網,后常以喻罪大者逍遙法外。
出處《南史·陳慶之傳》:“主上屈法申恩,吞舟是漏。”
暫未找到成語吞舟是漏 的典故!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吞舟是漏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自暴自棄 | 先秦 孟軻《孟子 離婁上》:“自暴者,不可與有言也;自棄者,不可與有為也。” |
堂堂一表 | 明·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十七回:“爹娘生下灑家,堂堂一表,凜凜一軀,自小學成十八般武藝在身,終不成只這般休了!” |
走馬觀花 | 唐 孟郊《登科后》詩:“昔日齷齪不足夸,今朝放蕩思無涯。春風得意馬蹄疾,一日看盡長安花。” |
德容言功 | 語出《禮記·昏義》。見“德言容功”。 |
來蹤去跡 | 明 馮夢龍《醒世恒言》第16卷:“陸婆向來也曉得兒子些來蹤去跡,今番殺人一事,定有干涉,只是不敢問他,卻也懷著鬼胎。” |
穩操勝券 | 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平原君傳》:“且虞卿操其兩權,事成,操右券以責。” |
心急如焚 | 清 吳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》第17回:“我越發覺得心急如焚,然而也是沒法的事,成日猶如坐在針氈上一般。” |
時至運來 | 南朝 宋 顏延之《大筮箴》:“時至運來,當在三五。” |
鴻儒碩學 | 《晉書·儒林傳序》:“鴻儒碩學,無乏于時。” |
公才公望 | 南朝 宋 劉義慶《世說新語 品藻》:“孔愉有公才而無公望;丁潭有公望而無公才,兼之者其在卿乎?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