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豐不殺的成語故事

拼音bù fēng bù shā
基本解釋豐:厚;殺:減少。不奢侈也不嗇儉。不增加也不減少。
出處西漢 戴圣《禮記 禮器》:“孔子曰:‘禮不可不省也,禮不同,不豐,不殺。’”
暫未找到成語不豐不殺 的典故!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不豐不殺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逴俗絕物 | 清·周亮工《書影》第五卷:“吾無務為逴俗絕物之行,而天下已不能不群然趨向。” |
老實巴交 | 徐光耀《平原烈火》:“一個一個心慈面善,全是老實巴交的。” |
心灰意冷 | 清 梁啟超《湖南時務學堂學約》:“非有堅定之力,則一經挫折,心灰意冷。” |
鑿壁借光 | 晉·葛洪《西京雜記》第二卷:“匡衡字稚圭,勤學而無燭,鄰舍有燭而不逮,衡乃穿壁引其光,以書映光而讀之。” |
結黨營私 | 宋 朱熹《朱文公文集 戊申封事》:“宰相植黨營私,孤負任使。” |
雪兆豐年 | 清·李汝珍《鏡花緣》第三回:“古人云:‘雪兆豐年’。” |
辭簡意足 | 元·白珽《湛園靜語·葉水心》:“如此數卷,辭簡意足,一坐駭然。” |
大樹將軍 | 《后漢書·馮異傳》:“諸將軍并坐論功,異常獨屏樹下,軍中號曰‘大樹將軍’。” |
拋磚引玉 | 宋 釋道原《景德傳燈錄》:“時有一僧便出,禮拜,師曰:‘比來拋磚引玉,卻引得個墜子。’” |
極重不反 | 清·陳確《答張考夫書》:“今《大學》之為圣經,已成極重不反之勢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