東怨西怒的成語故事

拼音dōng yuàn xī nù
基本解釋謂任意指責(zé)別人。
出處北齊·顏之推《顏氏家訓(xùn)·省事》:“須求趨競,不顧羞慚,比較材能,斟量功伐,厲色揚聲,東怨西怒;或有協(xié)持宰相瑕疵,而獲酬謝,或有喧聒時人視聽,求見發(fā)遣;以此得官,謂為才力,何異盜食致飽,竊衣取溫哉!”
暫未找到成語東怨西怒 的典故!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東怨西怒)相關(guān)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斗筲之人 | 先秦 孔子《論語 子路》:“斗筲之人,何足算也。” |
輪扁斫輪 | 《莊子·天道》:“桓公讀書于堂上,輪扁斫輪于堂下。” |
齊頭并進 | 周恩來《在上海科學(xué)技術(shù)工作會議上的講話》:“實事求是,循序前進,齊頭并進,迎頭趕上。” |
走馬觀花 | 唐 孟郊《登科后》詩:“昔日齷齪不足夸,今朝放蕩思無涯。春風(fēng)得意馬蹄疾,一日看盡長安花。” |
不僧不俗 | 明 馮夢龍《醒世恒言 張廷秀逃生救父》:“倘一時沒眼色,配著個不僧不俗如醉如癡蠢物,豈不誤了終身?” |
斗唇合舌 | 南唐·劉崇遠《金華子雜編》卷上:“韓三十五老大漢向同年覓得一副使,而更學(xué)斗唇合舌。” |
功成名就 | 《墨子·修身》:“功成名遂,名譽不可虛假。” |
喔咿儒睨 | 戰(zhàn)國 楚 屈原《卜居》:“栗斯,喔咿儒睨以事婦人乎?” |
閉關(guān)自守 | 東漢 班固《漢書 王莽傳》:“閉門自守,又坐鄰伍鑄錢挾銅,奸吏因以愁民。” |
慷慨悲歌 | 晉 陶潛《怨詩楚調(diào)示龐主簿鄧治中》:“慷慨獨悲歌,鐘期信為賢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