犬吠之警的成語故事

拼音quǎn fèi zhī jǐng
基本解釋指搶劫、偷竊之類。
出處東漢 班固《漢書 匈奴傳贊》:“是時(shí)邊城晏閉,牛馬布野,三世無犬吠之警,黎庶亡干戈之役。”
暫未找到成語犬吠之警 的典故!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犬吠之警)相關(guān)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隨行就市 | |
迷而不反 | 晉 陳壽《三國志 魏志 鐘會(huì)傳》:“若偷安旦夕,迷而不反,大兵一發(fā),玉石皆碎。” |
回心轉(zhuǎn)意 | 元 高則誠《琵琶記》第31出:“怕你爹爹也有回心轉(zhuǎn)意時(shí)節(jié),且更耐看如何?” |
人面獸心 | 東漢 班固《漢書 匈奴傳贊》:“夷狄之人貪而好利,披發(fā)左衽,人面獸心。” |
發(fā)綜指示 | 《史記·蕭相國世家》:“夫獵,追殺獸兔者狗也,而發(fā)蹤指示獸處者人也。” |
信及豚魚 | 《周易 中孚》:“豚魚吉。信及豚魚也。” |
大失所望 | 漢 司馬遷《史記 高祖本記》:“秦人大失望。” |
鴻儒碩學(xué) | 《晉書·儒林傳序》:“鴻儒碩學(xué),無乏于時(shí)。” |
異途同歸 | 西漢 劉安《淮南子 本經(jīng)訓(xùn)》:“五帝三王,殊事而同指,異路而同歸。” |
赴湯蹈火 | 晉 稽康《與山巨源絕交書》:“長而見羈,則狂顧頓纓,赴湯蹈火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