徇公忘己的成語故事

拼音xùn gōng wàng jǐ
基本解釋徇:獻出生命。為國家公眾獻身,棄私利于不顧。
出處宋·吳曾《能改齋漫錄·奪范純?nèi)手u忠宣議》:“直欲戒后世亂臣賊子之迷罔,徇公忘己,為國惜賢。”
暫未找到成語徇公忘己 的典故!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徇公忘己)相關(guān)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入吾彀中 | 五代·王定保《唐摭言》卷一:“私幸端門,見新進士綴行而出,喜曰:‘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!’” |
吉星高照 | 陳殘云《熱帶驚濤錄》:“那是他在香港當學徒時刺上的,帶有‘吉星高照’之意。” |
不驕不躁 | 毛澤東《中共中央關(guān)于同國民黨進行和平談判的通知》:“只要同志們對于軍事政策(行動和作戰(zhàn))和團結(jié)人民的政策,不犯大錯誤,謙虛謹慎,不驕不躁,是完全有辦法的。” |
算無遺策 | 《晉書 桓玄傳》:“自謂經(jīng)略指授,算無遺策。” |
自強不息 | 《周易 乾》:“天行健,君子以自強不息。” |
鼻青臉腫 | 清 石玉昆《三俠五義》第44回:“這惡賊原想著是個暗算,趁著軍官作下揖去,不能防備,這一腳定然鼻青臉腫。” |
止沸益薪 | 明·李贄《為黃安二上人書》之三:“對高潔人談高潔,已為止沸益薪,況高潔十倍哉!” |
珠宮貝闕 | 戰(zhàn)國楚·屈原《九歌·河伯》:“魚鱗屋兮龍?zhí)茫县愱I兮朱宮。” |
營私舞弊 | 清 吳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(xiàn)狀》:“南洋兵船雖然不少,叵奈管帶……營私舞弊,那里還有公事在他心上。” |
閉關(guān)自守 | 東漢 班固《漢書 王莽傳》:“閉門自守,又坐鄰伍鑄錢挾銅,奸吏因以愁民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