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山帶礪的成語故事

拼音hé shān dài lì
基本解釋黃河細得象條衣帶,泰山小得象塊磨刀石。比喻時間久遠,任何動蕩也決不變心。
出處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序》:“封爵之誓曰:‘使河如帶,泰山若厲。國以永寧,爰及苗裔。’”
暫未找到成語河山帶礪 的典故!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河山帶礪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血氣方剛 | 先秦 孔子《論語 季氏》:“及其壯也,血氣方剛,戒之在斗。” |
妖不勝德 | 《史記·殷本紀》:“臣聞妖不勝德。” |
眼空一世 | 明·馮夢龍《醒世恒言》第11卷:“腹飽萬言,眼空一世。” |
失魂喪膽 | 巴金《生活在英雄們的中間》:“他那四方臉、紫紅臉膛、寬肩膀、魁梧身材的雄姿和他那吞日月、貫長虹的英雄氣概,使得那一群脫離了大隊的英國皇家軍失魂喪膽。” |
將功補過 | 《晉書 王敦傳》:“當令任不過分,役其所長,以功補過,要之將來。” |
德容言功 | 語出《禮記·昏義》。見“德言容功”。 |
漏洞百出 | 姚雪垠《<歧路燈>序》:“我們從《歧路燈》中感到親切的部分往往不是道貌岸然的人物,而是各種世俗人物,同時也看出來封建禮教和制度的漏洞百出。” |
三人行,必有我師 | 先秦 孔子《論語 述而》:“三人行,必有我師焉,擇其善者而從之,其不善者而改之。” |
空谷傳聲 | 南朝 梁 蕭衍《凈業賦》:“若空谷之應聲,似游形之有影。” |
源源不斷 | 《孟子 萬章上》:“欲常常而見之,故源源而來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