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罪俱罰的成語故事

拼音èr zuì jù fá
基本解釋罰:處罰。前后兩樁罪過一并處罰。
出處元 無名氏《飛刀對箭》第二折:“贏了將功折過,輸了二罪俱罰。”
暫未找到成語二罪俱罰 的典故!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二罪俱罰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囊螢映雪 | 元 賈仲名《蕭淑蘭》第一折:“雖無汗馬眠霜苦,曾受囊螢映雪勞。” |
僧多粥少 | 王朔《浮出海面》:“國家有困難,僧多粥少,為國分憂嘛。” |
綽有余裕 | 先秦 孟軻《孟子 公孫丑下》:“我無官守,我無言責也,則吾進退豈不綽綽然有余裕哉?” |
直截了當 | 清 李汝珍《鏡花緣》:“紫芝妹妹嘴雖利害,好在心口如一,直截了當,倒是一個極爽快的。” |
蝶粉蜂黃 | 唐·李商隱《酬崔八早梅有贈兼示之作》:“何處拂胸資蝶粉,幾時涂額藉蜂黃。” |
叫化子 | 清·劉鶚《老殘游記續集遺稿》第四回:“管他有衣服沒衣服,比要飯的叫化子總強點,就算那間廚房旁邊的小房子,也怪暖和的,沒有什么不可以的。” |
兵荒馬亂 | 明 李唐賓《梧桐葉》第四折:“不然,那兵荒馬亂,定然遭驅被擄。” |
夷為平地 | 孫犁《我的綠色書》:“為了方便,把假山、小河,夷為平地,抹上洋灰,使它寸草不生,成了停車場。” |
敗俗傷風 | 參見“敗俗傷化”。 |
目不斜視 | 清 李汝珍《鏡花緣》:“都是目不斜視,俯首而行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