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偢不倸的成語故事

拼音bù chǒu bù cǎi
基本解釋偢:同“瞅”,看;倸:同“睬”,理睬。不看也不答理,也指一切事情都不注意。
出處明 蘇復之《金印記 周氏回家》:“婦婿功名不遂回來,一家不偢不倸。”
暫未找到成語不偢不倸 的典故!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不偢不倸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所作所為 | 明 李贄《答周西巖書》:“我不識渠半生以前所作所為,皆是誰主張乎?” |
遺形藏志 | 漢·嚴遵《道德指歸論·上德不德》:“遺形藏志,與道相得。” |
群龍無首 | 《周易 乾》:“用九,見群龍,無首,吉。” |
兵荒馬亂 | 明 李唐賓《梧桐葉》第四折:“不然,那兵荒馬亂,定然遭驅被擄。” |
以身試法 | 東漢 班固《漢書 王尊傳》:“明慎所職,毋以身試法。” |
鐵面無私 | 清 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45回:“我想必得你去作個‘監社御史’,鐵面無私才好。” |
遁入空門 | 清 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五回:“看破的,遁入空門,我聽見,并不驚異。” |
春冰虎尾 | 《尚書·君牙》:“心之憂危,若蹈虎尾,涉于春冰。” |
不治之癥 | 魯迅《偽自由書 電的利弊》:“說先前身受此刑,苦痛不堪,辣汁流入肺臟及心,已成不治之癥,即釋放亦不免于死云云。” |
令人滿意 | 鄧小平《太行區的經濟建設》:“合作運動也還不能令人滿意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