翻箱倒籠的成語故事

拼音fān xiāng dǎo lǒng
基本解釋翻:反轉(zhuǎn);籠:大的竹箱。形容徹底搜尋、查檢
出處明·馮夢(mèng)龍《警世通言》第15卷:“翻箱倒籠,滿屋尋一個(gè)遍,那有些影兒。”
暫未找到成語翻箱倒籠 的典故!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翻箱倒籠)相關(guān)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林下風(fēng)致 | 《宣和書譜·婦人薛濤》:“婦人薛濤,成都倡婦也。以詩(shī)名利時(shí),雖失身卑下,而有林下風(fēng)致,故詞翰一出,則人爭(zhēng)傳以為玩。” |
笑罵由他笑罵,好官我自為之 | 《宋史·鄧綰傳》:“笑罵從汝,好官須我為之。” |
裾馬襟牛 | 唐韓愈《符讀書城南》詩(shī):“人不通古今,馬牛而襟裾。” |
楊柳依依 | |
繩鋸木斷 | 宋 羅大經(jīng)《鶴林玉露》第十卷:“一日一錢,千日一千,繩鋸木斷,水滴石穿。” |
漏洞百出 | 姚雪垠《<歧路燈>序》:“我們從《歧路燈》中感到親切的部分往往不是道貌岸然的人物,而是各種世俗人物,同時(shí)也看出來封建禮教和制度的漏洞百出。” |
高步闊視 | 清·袁枚《新齊諧·冷秋江》:“果見一丈夫魋肩昂背,高步闊視,持大扇擊手作拍板,口唱《大江東》,于于然來。群鬼盡散。” |
算盡錙銖 | 清·昭梿《嘯亭雜錄·吳利府》:“嘗牟利于主算者,主算者算盡錙銖,其父猶以為未足。” |
土木形骸 | 《晉書 嵇康傳》:“身長(zhǎng)七尺八寸,美詞氣,有風(fēng)儀,而土木形骸,不自藻飾。” |
通都大邑 | 唐 韓愈《守戒》:“今之通都大邑,介于屈強(qiáng)之間,而不知為備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