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營下寨的成語故事

拼音ān yíng xià zhài
基本解釋安:安置;營:營房;寨:防守用的柵欄。指軍隊(duì)駐扎下來。比喻建立臨時(shí)的住宿或基地。
出處明 羅貫中《三國演義》第五回:“眾諸侯亦陸續(xù)皆至,各自安營下寨,連接二百余里。”
暫未找到成語安營下寨 的典故!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安營下寨)相關(guān)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迷而不反 | 晉 陳壽《三國志 魏志 鐘會傳》:“若偷安旦夕,迷而不反,大兵一發(fā),玉石皆碎?!?/td> |
大有可為 | 清 李寶嘉《文明小史》:“地方雖一千余里,仙民成俗,大有可為。” |
望塵莫及 | 南朝 宋 范曄《后漢書 趙咨傳》:“復(fù)拜東海相,之官,道經(jīng)滎陽,令敦煌曹暠,咨之故孝廉也,迎路謁候。咨不為留,暠送至亭次,望塵不及?!?/td> |
自我批評 | 鄧小平《在北方局黨校整風(fēng)動員會上的講話》:“我們不但要有自我批評的精神,還要有批評的精神。” |
斗唇合舌 | 南唐·劉崇遠(yuǎn)《金華子雜編》卷上:“韓三十五老大漢向同年覓得一副使,而更學(xué)斗唇合舌。” |
仰屋著書 | 《梁書·南平元襄王偉傳》:“下官歷觀世人,多有不好歡樂,乃仰眠床上,看屋梁而著書。千秋萬歲,誰傳此者?!?/td> |
旁征博引 | 清 王韜《淞隱漫錄》:“生數(shù)典已窮,而女博引旁征,滔滔不竭,計(jì)女多于生凡十四則?!?/td> |
上無片瓦,下無插針之地 | 宋·釋道原《景德傳燈錄》卷二十:“上無片瓦,下無卓錐,學(xué)人向什么處立?” |
成竹在胸 | 宋 蘇軾《文與可畫筼簹谷偃竹記》:“故畫竹,必先得成竹于胸中,執(zhí)筆熟視,乃見其所欲畫者,急起從之,振筆直遂?!?/td> |
燕雀安知鴻鵠之志 | 《史記·陳涉世家》:“嗟呼,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?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