盜跖之物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跖:人名,傳說是先秦時起義軍領袖,封建社會稱之為盜跖,代指壞人;物:物品。指盜賊搶劫來的東西。
出處清·吳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38回:“這銀子是我們江南這幾個人的,并非盜跖之物,先生如何不受?”
例子這銀子是我們江南這幾個人的,并非盜跖之物,先生如何不受?(清 吳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三十八回)
基礎信息
拼音dào zhí zhī wù
注音ㄉㄠˋ ㄓˊ ㄓ ㄨˋ
繁體盜蹠之物
感情盜跖之物是貶義詞。
用法作賓語;用于贓物。
謎語贓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屈指可數(意思解釋)
- 迷而不反(意思解釋)
- 高聳入云(意思解釋)
- 難言之隱(意思解釋)
- 上下其手(意思解釋)
- 發綜指示(意思解釋)
- 盲人說象(意思解釋)
- 算無遺策(意思解釋)
- 炙手可熱(意思解釋)
- 膽如斗大(意思解釋)
- 膽寒發豎(意思解釋)
- 臨危受命(意思解釋)
- 慌里慌張(意思解釋)
- 氣吞牛斗(意思解釋)
- 敢不承命(意思解釋)
- 扭直作曲(意思解釋)
- 意興索然(意思解釋)
- 羊質虎皮(意思解釋)
- 粉墨登場(意思解釋)
- 熱氣騰騰(意思解釋)
- 形影相隨(意思解釋)
- 斗轉星移(意思解釋)
- 字斟句酌(意思解釋)
- 服氣吞露(意思解釋)
- 妨功害能(意思解釋)
- 迷迷糊糊(意思解釋)
- 暗香疏影(意思解釋)
- 解甲歸田(意思解釋)
※ 盜跖之物的意思解釋、盜跖之物是什么意思由萬詞庫-專業的漢語詞典與文學資料庫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多多益善 | 益:更加;善:好。越多越好;不厭其多。 |
僧多粥少 | 和尚多,而供和尚喝的粥少。比喻物少人多,不夠分配。 |
清清楚楚 | 清晰明白有條理。 |
長命富貴 | 既長壽又富裕顯貴。 |
顧后瞻前 | 同“瞻前顧后”。 |
拂袖而去 | 拂袖:甩袖子;表示生氣。一甩袖子就走了。形容因言語不合很生氣。 |
爭先恐后 | 爭著向前;唯恐落后。 |
繁文縟節 | 文;節:舊時指禮節;縟:繁重。繁瑣過多的禮節、儀式。也指繁瑣多余的事項或手續。 |
鐵面無私 | 形容公正嚴明;不講情面。鐵面:比喻剛直無私。 |
半路出家 | 半路:路途走到一半;指成年以后;出家:離家去當和尚、尼姑。不是從小而是年歲大點才去當和尚、尼姑或道士的。泛指半路上才學著干某一行不是本行出身。 |
古色古香 | (陳設、器物或藝術品)具有古雅的色彩和情調。古香:古書畫散發出的氣味。 |
信以為真 | 把假的當作真的。信:相信。 |
粗制濫造 | 粗:粗糙;濫:過多而不加以節制。原指產品制作粗糙;只求數量;不顧質量。現也泛指工作草率;不講求質量。 |
穢德垢行 | 指自污濁其德行以避禍患。 |
鈿合金釵 | 鈿盒和金釵,相傳為唐玄宗與楊貴妃定情之信物。泛指情人之間的信物。 |
奇貨可居 | 奇貨:珍奇的貨物;居:囤積。囤積珍奇的貨物;以備高價售出。比喻憑借技藝或某種事物以獲取功名財利及其它好處。 |
各行各業 | 泛指所有的人所從事的各種行業。 |
不可磨滅 | 磨滅:指痕跡、印象、功績、事實、道理等;經過相當長的時間逐漸消失。形容永遠不會消失。 |
地丑德齊 | 丑:同類。地相等,德相同。比喻彼此條件一樣。 |
出師不利 | 師:軍隊。利:順利。出戰不順利。形容事情剛開始,就遭受敗績。 |
一覽無余 | 覽:看。余:剩余。看一眼就全部看在眼里。 |
鞭辟入里 | 鞭辟:鞭策,激勵;里:最里層。形容作學問切實。也形容分析透徹,切中要害。 |
馳魂宕魄 | 形容振撼心靈。 |
千里命駕 | 命駕:命人駕車。備上車子到千里之外去拜訪朋友。形容友情深厚。 |
一棍子打死 | 比喻認為沒有絲毫可取之處而全盤否定。 |
口是心非 | 心口不一致;口上說一套;心里想一套。形容心口不一致。 |
懲惡勸善 | 懲:責罰;勸:勉勵。懲罰壞人,獎勵好人。 |
淚眼愁眉 | 帶淚的眼,發愁的眉。形容極為痛苦哀傷的樣子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