泰阿倒持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倒拿著劍,把劍柄給別人。比喻把大權交給別人,自己反受其害。
出處宋·秦觀《李訓論》:“自德宗懲北軍之變,以左右神策、天威等軍分委宦官主之,由是太阿倒持,不復可取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tài ē dào chí
注音ㄊㄞˋ ㄜ ㄉㄠˋ ㄔˊ
感情泰阿倒持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賓語、定語;指使自己被動。
近義詞太阿倒持
英語give one's supreme power to one's opponent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旦夕之間(意思解釋)
- 殺手锏(意思解釋)
- 野心勃勃(意思解釋)
- 如臂使指(意思解釋)
- 仁義道德(意思解釋)
- 廢書而嘆(意思解釋)
- 生死有命(意思解釋)
- 儉以養德(意思解釋)
- 量能授官(意思解釋)
- 穢德垢行(意思解釋)
- 款學寡聞(意思解釋)
- 新官上任三把火(意思解釋)
- 陽春白雪(意思解釋)
- 休戚是同(意思解釋)
- 倒裳索領(意思解釋)
- 女生外向(意思解釋)
- 分門別類(意思解釋)
- 牛郎織女(意思解釋)
- 心上心下(意思解釋)
- 熱氣騰騰(意思解釋)
- 敗德辱行(意思解釋)
- 離本趣末(意思解釋)
- 圓鑿方枘(意思解釋)
- 扣人心弦(意思解釋)
- 餓殍遍野(意思解釋)
- 憐香惜玉(意思解釋)
- 天相吉人(意思解釋)
- 妖魔鬼怪(意思解釋)
※ 泰阿倒持的意思解釋、泰阿倒持是什么意思由萬詞庫-專業的漢語詞典與文學資料庫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冰壺秋月 | 冰壺:盛水的玉壺;比喻潔白;秋月:中秋的月亮;比喻皎潔。心如冰清;和明月一樣潔凈。 |
離世遁上 | 超脫世俗,回避君上。 |
遏惡揚善 | 遏:阻止;揚:宣揚。禁絕壞事,宣揚提倡好事。 |
有兩下子 | 比喻有點本領。 |
沒顛沒倒 | 指沒分曉或紛亂的樣子。 |
轍鮒之急 | 轍鮒:陷在干涸車轍中的鯽魚。比喻因厄迫身。 |
一視同仁 | 視:看待;仁:仁愛。用博大的仁愛之心去看待所有的人以及禽獸。比喻平等待人;不分厚薄親疏。 |
刻骨銘心 | 刻:刻劃;銘:在金屬上刻寫。刻在骨頭上;銘刻在心靈中。形容感受深刻或感激之至。 |
大包大攬 | 把事情、任務等盡量兜攬過來。 |
銷聲匿跡 | 不出聲;不露面。形容隱藏起來或不公開露面。銷:消失。 |
主憂臣勞 | 憂:憂患。君主有了憂患,臣下就要為他效力。 |
龍騰虎躍 | 騰、躍:跳起;跳躍。像龍那樣飛騰;像虎那樣跳躍。形容非常活躍的姿態。也作“龍跳虎躍。” |
驚心動魄 | 原指作品文辭優美;使人感受極深;震動極大。后形容令人震驚、感動、緊張之極。 |
土木形骸 | 形骸:指人的形體。形體象土木一樣。比喻人的本來面目,不加修飾。 |
語短情長 | 語言簡短,情意深長。 |
救經引足 | 經:自縊,上吊;引:拉;救上吊的人卻去拉他的腳。比喻做的事與愿望相違背。 |
表里如一 | 表:外表;里:內心。外表和內心一個樣。外表與內部一致。形容人的言論、行動和思想完全一致。 |
己溺己饑 | 亦作“己饑己溺”。語出《孟子·離婁下》:“禹思天下有溺者,由己溺之也;稷思天下有饑者,由己饑之也,是以如是其急也。”后因以“己溺己饑”或“己饑己溺”謂視人民的疾苦是由自己所造成,因此解除他們的痛苦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責任。 |
命與仇謀 | 仇:仇敵。命運使自己經常與仇人打交道。形容命運不好,常遇挫折。 |
拔茅連茹 | 茅:白茅,一種多年生的草;茹:植物根部互相牽連的樣子。比喻互相推薦,用一個人就連帶引進許多人。 |
共商國是 | 國是:國事;國家的大政方針。共同商量國家的政策和方針。 |
動魄驚心 | 使人神魂震驚。原指文辭優美,意境深遠,使人感受極深,震動極大。后常形容使人十分驚駭緊張到極點。 |
春光明媚 | 明媚:鮮艷可愛;形容春天的景物十分美好。 |
將奪固與 | 要想得到,必先給予。固,同“姑”。 |
超然物外 | 超然:脫離;不介入;物:客觀世界。超脫于世俗生活之外;意指對現實的一切都不感興趣。也比喻置身事外。 |
不合時宜 | 時宜:當時的需要或時尚。不符合當時的形勢或社會潮流。 |
迷離惝恍 | 形容模糊而難以分辨清楚。 |
一覽無余 | 覽:看。余:剩余。看一眼就全部看在眼里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