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足異處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頭和腳分開在不同的地方。謂受殺戮而死亡。
出處春秋·越·勾踐《屬諸大夫告》:“首足異處,四枝布裂,為天下戮。”
例子唐·權德輿《酷吏傳議》:“坐臨江之嫌,當太后之怒,身死漢廷,首足異處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shǒu zú yì chǔ
注音ㄕㄡˇ ㄗㄨˊ 一ˋ ㄔㄨˇ
繁體首足異處
感情首足異處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定語;指被殺頭。
近義詞身首異處、頭足異處、頭足異所
英語head and feet in deferent places(dismembered)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震耳欲聾(意思解釋)
- 逍遙法外(意思解釋)
- 回心轉意(意思解釋)
- 浪跡江湖(意思解釋)
- 冰解的破(意思解釋)
- 干干脆脆(意思解釋)
- 余波未平(意思解釋)
- 正身明法(意思解釋)
- 視微知著(意思解釋)
- 白日見鬼(意思解釋)
- 仁義道德(意思解釋)
- 閉關自守(意思解釋)
- 古色古香(意思解釋)
- 紛亂如麻(意思解釋)
- 凡事預則立,不預則廢(意思解釋)
- 主明臣直(意思解釋)
- 水中撈月(意思解釋)
- 拔茅連茹(意思解釋)
- 國泰民安(意思解釋)
- 穢德垢行(意思解釋)
- 黃耳傳書(意思解釋)
- 草滿囹圄(意思解釋)
- 繁榮富強(意思解釋)
- 三十六計,走為上計(意思解釋)
- 反戈一擊(意思解釋)
- 如入鮑魚之肆,久而不聞其臭(意思解釋)
- 無微不至(意思解釋)
- 過五關斬六將(意思解釋)
※ 首足異處的意思解釋、首足異處是什么意思由萬詞庫-專業的漢語詞典與文學資料庫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阿諛奉承 | 阿諛:用好聽的話討好人;奉承:恭維;討好。巴結拍馬;說恭維人的話;向人討好。 |
疾如旋踵 | 旋踵:轉動腳跟。快得就像轉動一下腳跟。形容變化很快。 |
識文斷字 | 知曉文字。 |
吉星高照 | 吉星:指福、祿、壽三星;古人以為吉祥之星。吉祥之星高高照臨。借指能帶來吉祥的人或事物。 |
富貴驕人 | 富:有錢;貴:指有地位。有財有勢,盛氣凌人。 |
滿山遍野 | 布滿山嶺田野。形容數量多或范圍廣。 |
揚幡擂鼓 | 幡:垂直的長條旗子。舞動著幡,敲打著鼓。形容熱熱鬧鬧地大事張揚。 |
故步不離 | 故步:舊的步法。比喻因循守舊,安于現狀,不求上進。 |
謙受益,滿招損 | 謙:謙遜,虛心;受:得到;益:好處;滿:自滿,驕傲;招:招惹;損:損害。自滿會招致損失,謙虛可以得到好處。 |
三長兩短 | 比喻意外的災禍或事故;現多指死亡。 |
官僚主義 | 指只發號施令而不考虛實際問題的工作作風,即當官作老爺的工作作風和領導作風。 |
心急如焚 | 心里急得像著了火一樣。形容心情極其焦急。焚:燒。 |
語不驚人 | 語:言語,也指文句。語句平淡,沒有令人震驚的地方。 |
花言巧語 | 原指鋪張修飾而無實際內容的言語或文辭。后指虛假而動聽的話;也指說虛假而動聽的話。 |
發號施令 | 發、施:發布;下達;號:號令、命令。發布命令;下達指示;進行指揮。 |
塵外孤標 | 塵外:世外;孤標:孤立的標志。形容清峻突出或人的清高品質。 |
結纓伏劍 | 結纓:系上帽帶;伏劍:拔劍自刎。比喻為維護正義而獻身。 |
縱橫天下 | 在天下任意往來,沒有阻擋。 |
立地書櫥 | 比喻人讀書多,學識文博。 |
如癡如醉 | 形容神態失常,失去自制。 |
快人快語 | 快:爽利;直爽。爽快人說爽快話。 |
以直報怨,以德報德 | 用公道來回報怨恨,用恩德來回報恩德。 |
了如指掌 | 了:了解;清楚。指掌:指手掌里的東西。形容對情況清楚得就像指點掌上的東西;給人看一樣。比喻對事物了解得非常清楚。 |
扣人心弦 | 扣:敲打。心弦:指因感動而引起共鳴的心。也作“動人心弦”。形容言論或表演深深地打動人心。 |
過甚其詞 | 話說得太過分;與實際不相符。 |
歡聚一堂 | 歡樂地聚集在一起。 |
餓殍遍野 | 殍:人餓死后的尸體。餓死的人到處都是。形容老百姓因災禍饑饉大批餓死的悲慘景象。 |
黃鐘毀棄,瓦釜雷鳴 | 黃鐘被砸爛并被拋置一邊,而把泥制的鍋敲得很響。比喻有才德的人被棄置不用,而無才德的平庸之輩卻居于高位。 |